#新华社#在草原时光密林感知中华文明的叠与融( 三 )


这就要从“奈曼”这个名字说起了 。 在13世纪蒙古帝国崛起时 , 在蒙古高原西部有一个乃蛮部 , 虽然它后来并入了大蒙古国的版图 , 但在此之前 , 它的世系传承与文化形态有一定的独立性 。 这里的乃蛮与奈曼 , 一个在蒙古高原西部 , 一个在东部 , 相差千里 , 时间上也有几百年的错位 。 它们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呢?
我在考察奈曼旗的历史文化之前 , 就对这个问题十分好奇 , 亲临实地后 , 感觉当地历史遗迹的蒙古帝国元素极少 , 大多是清代的蒙古部文化 , 甚至在很多方面已经随着当地满族的汉化而汉化 。 但从历史文献中考查 , 奈曼应该就是得名于乃蛮 , 二者的确有一脉相承的关联 ,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由于蒙古各部的文化演变非常复杂 , 即便只是相隔几百年 , 很多真相也难以被人熟知 。 有关乃蛮部的起源 , 《新元史》上有这番记载:“乃蛮部 , 辽时始著 , 耶律太石西奔 , 自乃蛮抵畏吾儿 , 即此部也 。 基部初居于古谦河之傍 , 后益强 , 盛拓地至乌陇古河 。 乃蛮译义为八 , 所据之地:一阿而泰山 , 一喀喇和林山 , 一哀略以赛拉斯山 , 一阿而帖石湖 , 一阿而帖石河 , 一阿而帖石河与乞里吉思中间之地 , 一起夕耳塔实山 , 一乌陇古河 。 故称其部曰乃蛮 。 ”到了12世纪末 , 奈曼其实已经是蒙古高原上一支强大的政权 , 据史书记载:“其北境为乞里吉思 , 东为克烈 , 南为回纥 , 西为康里 。 ”不过 , 这些政权都在随后不久 , 被成吉思汗相继击破 , 融入了后来的大蒙古国 。
当我们把视线拉回成吉思汗西征的前夜 , 当时位于蒙古高原西部的乃蛮部 , 其实已经具备国家的雏形 , 而不是一个普通的游牧部落 。 当时的乃蛮汗国王是大名鼎鼎的太阳汗 , 但他色厉内荏 , 并不具备挑战铁木真(当时铁木真还未称成吉思汗)的能力 。 经过纳忽崖之战 , 太阳汗兵败身死 , 乃蛮亡国 。 但是 , 乃蛮的王族世系并未断绝 , 太阳汗之子屈出律逃到了西辽 , 被西辽君主耶律直鲁古的女儿看上 , 竟被招为西辽驸马 。 此后 , 屈出律野心膨胀 , 竟然发动政变 , 夺了耶律直鲁古的帝位 , 自称西辽国主 。 他的统治不得人心 , 后来在成吉思汗西征中被攻灭 , 西辽也随之亡国 。
但乃蛮王族的运气不错 , 屈出律的后人得到了蒙古大汗的优待 , 《元史》上记载的几个屈出律后人 , 都得以善终 , 甚至还担任过地方上的军政要员 。 元朝建立后 , 还有一些乃蛮部族的残余势力 , 被迁徙到全国各地 , 其中一支被称为答鲁乃蛮氏 , 此后这一支部族 , 又分化出瓜勒给亚氏 。 元朝灭亡后 , 他们长期居住在今天的赤峰、奈曼一带 , 这便与我们今天熟知的“奈曼”对上了 。
尽管这些历史脉络极其繁琐 , 但不捋清思路、查清事实 , 是无法理解奈曼重叠交错的文化踪迹的 。 从赤峰到奈曼 , 这条路线上的种种文化元素 , 承载着从东胡到鲜卑 , 从契丹到蒙古 , 再到满清的复杂历史演变 , 而且 , 它们还与古代中原的汉族文化密切交融 , 属于文化的叠加与融合地带 。
不过 , 今天的奈曼已是一个平静的小城 , 走在冬日的街头 , 看着稀稀落落的行人 , 无数历史的刀光剑影在我的脑海里闪现 , 但它们并不会赫然出现在街头 , 眼前的景象 , 与中国任何一个普通的县城 , 并无太大区别 。 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未来美好的生活而奔忙着 , 城中心的几大商场不断提升着天际线的高度 , 许多商店音响大声放着喜感的广告词 , 隔壁还有一群中学生挤在一个小房间里 , 听着课外辅导班的老师补习功课……
【#新华社#在草原时光密林感知中华文明的叠与融】这就是一个真实的现代奈曼生活 , 独特而又寻常 。 看似庸常的生活之上 , 还有多少历史的云烟浮动呢?像奈曼这样充满历史文化内涵的小城 , 全国仍有很多 , 可它们的奥妙 , 似乎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 或许 , 它们不该只存在于我们对“无穷的远方”的想象中 , 亲临实地的考察总归是饶有兴味的 。 (黄西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