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用户重回大屏后,准独角兽雷鸟科技如何进击?( 二 )
“打开电视变成了一个有点重的事情” , 李宏伟坦言道 。 相较于手机和平板个人化、“所见即所得”的使用模式 , 电视看起来不那么敏捷 。 但疫情的出现让人们有了更多时间宅在家里 , 而语音交互等技术的发展又让电视的使用成本被摊薄 , 林林总总的变化不断提高着人们对电视的使用率 。
更重要的一点是 , 手机与电视的使用场景分别对应着个人和家庭 。 当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处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时 , 大屏就成为了最合适的中心媒介 。 “无论在共同娱乐还是家庭关系的维系上 , 电视可以发挥的价值都在不断扩增” , 李宏伟这样分析道 。
另外 , 易被忽略的一点是 , 伴随内容供给质量的提升 , 近几年的网络视频在画面清晰度和音响效果等方面都飞速进步 。 李宏伟认为小屏和大屏之间存在“临界点” , 即随着内容质量的快速发展 , 大屏和小屏给观众提供的音画体验将逐步拉开差距 。 而这种在体验端肉眼可见的变化 , 也促使大屏的价值被更多用户认知和接受 。
即便疫情在实质上助推了OTT的消费者使用度 , 但李宏伟带领的团队仍然对后续发展有着冷静和客观的认识 。
“疫情之后 , 你说人们还会每天看8个小时的电视吗?我觉得一定不会” , 李宏伟说 。 在他看来 , 受众在疫后既不会与大屏绝缘 , 但也不会成为与电视持续相伴的“沙发土豆” , 而是处于中间状态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如何让OTT市场再度获得发展?实际上考验的将是大屏本身能够提供的场景、功能以及消费者需要为之付出的使用成本 。
三条曲线 , 大屏崛起
1925年 , 英国科学家贝尔德首次展示了历史上第一台能传输图像的机械式电视机 。 最早出现在屏幕上的对象 , 贝尔德选择的是彩绘面部的木偶 , 而非真人 , 原因是人脸的对比度不足 , 以至于无法在屏幕中被显示出来 。 这在某种程度决定了电视未来数十年的发展轨迹 。
熟悉李宏伟的人都知道 , 他是一个回答任何问题都很有条理的人 , 将疑问拆分成几点条分缕析是他习惯的思考模式 。 这也体现在分拆电视近百年的发展史上 , 李宏伟用“三条曲线”就勾勒出了行业的沉浮起降 。
图片
图:电视行业发展的三条曲线
他认为电视发展的第一曲线围绕着显示技术推进 , 从最早都没有办法清晰还原人脸 , 到随后从CRT、LCD、OLED一路发展至QLED 。 在很长一段时间 , 电视人都在为给用户提供更优质的观影体验“较劲” 。 随后 , 屏幕越来越大、画面越来越清晰、分辨率越来越高、色彩也越来越鲜艳 , 电视的硬件水平在漫长的过程中不断被推升 。
从2009年前后开始 , 随着第一曲线逐渐趋缓 , 第二曲线开始出现 , 即电视开始转变为智能电视 。 在这一时期 , 电视的显示技术仍然在持续提高 , 但它也不再是人们选购商品的唯一指标 。 智能电视提供的交互方式以及背后连接的“内容池”丰富程度 , 开始成为影响人们决策的重要因素 。
而在李宏伟看来 , 眼下第三曲线也正在蓄力谋求爆发的机会 , 那就是从智能电视演化为带电视功能的智屏 , 一方面是交互革命 , 另一方面是设备性质的改变 。 这意味着 , 观看电视只是场景之一 , 这块大屏将承载比以往多得多的家庭使用场景 。 电视不再是电视本身 , 这大概就是第三曲线的最终目的 。
“下一代电视就是55英寸的手机” , 李宏伟用这样的比喻方便人们理解 , “智能电视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互联网阶段 , 那就是场景互联网 。 ”
“场景互联网”是李宏伟首次提出的概念 , 在去年36氪举办的WISE新经济之王大会上 , 他曾系统地阐释过这个概念背后的意涵 。 李宏伟认为现在的BAT巨头们都根植于通用互联网 , 服务于几乎所有场景 。 但是 , 智能电视、智能手表等设备主要是服务某些场景 , 部分场景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迥异的生态 , 例如“智能电视、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一系列载体上的互联网场景和移动互联网截然不同” 。
推荐阅读
- 我的第一部5G手机■真的来了!岳阳市5G用户将达92万多
- 用户@HUAWEI 中杯首评出炉,好评率高达99% 真香
- 「」用户体验需要变现
- [用户461430234816244]手机总是提醒更新系统, 用不用每次都更新? 维修师傅如是说
- 「三星」43英寸屏幕,4K分辨率,三星这款小尺寸电视价格不高
- 「中国电信」江西电信10000号形同虚设,用户报告故障两天无人来修
- 「Ultrasone」“互联网电视”到底意味着什么?VIDAA品牌交出答卷
- 苹果@因不支持5G,国内60%用户拒绝购买iPhone SE
- 『任正非』任正非正式卸任,用户担忧来了,华为会不会“变味”呢?
- 「移动互联网」把时间抢过来:永恒的用户时长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