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树先生#《清平乐》中的这些官,道出宋人很爱做官,官人官家、客官看官( 二 )


“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 , 事为之防 , 曲为之制 , 纪律已定 , 物有其常 。 谨当遵承 , 不敢逾越 。 ”
宋太宗不仅身体力行 , 还言传身教 , 对他的继任者宋高宗也是如此:“名此 , 欲我儿有常德 , 久于其道也 。 ”(宋太宗确定太子之时 , 便将太子名字改成了恒)宋高宗即位皇帝之时再次强调“祖宗之法”写的重要性:“先朝庶政 , 尽有成规 , 务在遵行 , 不敢失坠 。 ”既然三位有作为的先皇都陆续遵从“祖宗之法” , 后来的皇帝也必然要“垂子孙之贻谋 , 光祖宗之大业” 。 宋代的“祖宗之法”也陆续被后面的皇帝和大臣不断完善 。 最核心的是两大制度设计:
#藤树先生#《清平乐》中的这些官,道出宋人很爱做官,官人官家、客官看官
文章图片
第一大设计 , 则是重文轻武:“与士大夫治天下” 。 尽力打压武将地位 , 扶植文官地位 , 甚至边关统兵 , 也是派遣文官具体负责指挥部队——比如宋仁宗之后的宋夏战争 , 负责指挥宋军的前敌最高指挥官 , 或者是文人(比如韩琦) , 或者是宦官——比如元丰五路伐夏战争中 , 就有太监统帅军队打仗的记录 , 甚至宋徽宗把太监头目童贯 , 视为军事奇才 。 并且 , 两宋在舆论导向上 , 也对武将、军士百般侮辱 , 比如将军士辱骂成“贼配军” 。
#藤树先生#《清平乐》中的这些官,道出宋人很爱做官,官人官家、客官看官
文章图片
第二大设计 , 则是分权之术:“且要异论相搅 , 即各不敢为非” 。 虽然大宋皇帝防备武将起兵造反 , 但是对于文官 , 也并没有十分信任 。 为了防止朝廷出现文官大权独揽甚至弄权现象 , 大宋朝廷在同一个岗位上 , 设置了多位主事官员 , 不仅如此还将官、职、差遣分离 , 这一制度的积极意义在于 , 任何官员想要弄权都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 但消极意义在于“九龙治水”:官太多了 , 官僚之间互相踢皮球、不做事成为常态 , 毕竟集体责任无法追究 。 这导致在整个北宋 , 几乎没有权臣弄权现象 。
#藤树先生#《清平乐》中的这些官,道出宋人很爱做官,官人官家、客官看官
文章图片
当然 , 这两大制度的设计也遗祸宋朝日久 , 就好比宋人叶适所说:“夫以二百馀年所立之国 , 专务以矫失为得 , 而真所以得之之道独弃置而未讲 。 ”
在这两大设计的庇佑下 , 都让大宋的文官感到欢欣鼓舞:因为打压武将满足了文官的虚荣心 , 保证了文官的优越感 , 而大量招收文官 , 虽然弱化了文官的权力 , 但是却让更多本来不能当官的人有了做官的机会 , 就好比研究生扩招让很多本来考不上研究生的人也能成为研究生一样 , 这些文官 , 安能不感恩大宋皇帝的仁慈?
#藤树先生#《清平乐》中的这些官,道出宋人很爱做官,官人官家、客官看官
文章图片
并且 , 大宋文官的俸禄极高 , 只要做了官 , 一个人的俸禄 , 养活全家吃喝不愁都不在话下:
“宰相、枢密使一级的高官 , 每月俸钱三百千(即三百贯) , 春、冬服各绫二十匹、绢三十匹、绵百两 , 禄粟月一百石;地方州县官员 , 大县(万户以上)县令每月二十千 , 小县县令每月十二千 , 禄粟月五至三石 。 正俸之外 , 还有各种补贴 , 如茶、酒、厨料、薪、蒿、炭、盐诸物以至喂马的草料及随身差役的衣粮、伙食费等 , 数量皆相当可观 。 ” 。
地位之高 , 工资又十分可观 , 都充分说明两宋社会是“文官盛世” , 也都激发了百姓渴望做官的欲望 。
做官途径
并且 , 大宋皇帝还不断根据情况变化 , 来增加老百姓做官的渠道 , 让更多人有机会做官 。
#藤树先生#《清平乐》中的这些官,道出宋人很爱做官,官人官家、客官看官
文章图片
比如宋朝在科举制度之外 , 还推行“恩荫制度”其数目繁多 , 达到了历史之最:一是”常荫” , 包括“圣节荫补、郊祀荫补、致仕荫补、遗表荫补、登极荫补、册后荫补、没于王事等“ 。 还有“特恩” , 如后妃生子、褒奖抚恤性荫补等 。 即父亲只要级别到了一定的地步 , 其儿子们也可以按照相应的情况 , 获得官职 。 据《宋史志第一百十二·选举五》中的记载:“太祖初定任子之法 , 台省六品、诸司五品 , 登朝尝历两任 , 然后得请 。 ”——当然 , 从白丁角度来说 , 这也是拼爹的一种 , 但是 , 从文官角度来说 , 这也是朝廷给的莫大恩惠 , 并且 , 恩荫制度下的官僚群体 , 在宋朝官僚集团中 , 占据不小的比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