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文人画坛上,“四王”与“四僧”的较量( 二 )


王原祁最具个人特点 , 他在“四王”中年龄最小 , 但成就最高 。王原祁曾经担任户部左侍郎 , 人称王司农 。康熙四十四年(公元 1705 年)时 , 他奉旨编辑《佩文斋书画谱》 , 并任总裁 。这个画谱共计百卷 , 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第一部宝典 。
■明末清初的文人画坛上,“四王”与“四僧”的较量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髡残《岩穴栖真图》
王原祁深得康熙皇帝赏识 , 所以学生很多 , 后来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画派 。因为王原祁是江苏太仓人 , 太仓又叫娄东 , “娄东画派”因此得名 。这个画派声势浩大 , 几乎左右了当时的艺术画坛 。他们的山水画在清代初期占画坛主流地位 , 在学习借鉴古人立意、布局、色彩等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
我们不能因为“四王”的山水画出于摹古 , 就认为他们艺术价值不高 。事实上“四王”还是各具面目的 , 如王时敏苍老中见秀嫩 , 王鉴则沉雄古逸 , 王翚是秀润沉着 , 而王原祁有韵味淳朴、笔墨古拙之趣 。
再来看看“四僧” 。他们中大家最熟悉的 , 可能是冷寂孤僻、“白眼向人”的八大山人笔下的寒鸦 , 但其实“四僧”同样也是面目各异 , 各有风格 。
弘仁喜欢仿“元四家”中的云林居士倪瓒 , 深造妙境 , 不过他虽然学宋、元各家 , 但又直师造化 。疏淡意境与他身世凄凉的遭遇每每共鸣 , 注重以线条构造形象 , 笔墨瘦劲简洁 。
髡残山水同样是师法元四家 , 在学习传统基础上 , 重视师法自然 。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水中度过 , 经常驻足于名山大川 , 流连忘返 。
他喜用渴笔、秃毫 , 苍劲凝重 , 干而不枯 , 并以浓淡墨色渲染 , 使得笔墨交融 , 形成郁茂苍浑、酣畅淋漓的情趣 , 使画面产生雄浑壮阔、纵横蓬勃的气势 。
■明末清初的文人画坛上,“四王”与“四僧”的较量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弘仁《林樾寻梅》
“四僧”中以石涛最为著名 , 他也是半生云游名山大川 , “搜尽奇峰打草稿” , 所画脱离画谱规范 , 笔墨恣纵 , 挥洒淋漓 , 洒脱自然 。石涛的山水画 , 笔墨、构图、千变万化 , 风神灵动 , 代表着清代山水画的最高成就 。
除了创作之外 , 他也有画论提出 , 这就奠定了流派形成的基础——前面提到过董其昌的“南北宗论” , 而石涛则提出“一画”论 , 大意是不必强求分野 , “我自用我法” , 充满禅学的辩证思想 , 为后人不断揣摩 。
与石涛相比 , 八大则以奇异为特色 , 他以花鸟画的结构和笔法写山水 , 不拘成法 , 笔墨苍劲圆秀 , 狂怪野逸 , 横扫画坛俗气 。
朱耷的花鸟画粗狂秃扁的笔调、阴沉惨淡的湿墨不计自然常态的形象 , 冷寂孤僻的环境处理 , 以及不拘成法的构图布局 , 没有以往文人画那种优雅文静之意 , 而有几分粗乱、生硬、狂猛 , 从而造成一种生冷、苦涩、带刺的美 , 足以触人心弦 。
■明末清初的文人画坛上,“四王”与“四僧”的较量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石涛 《寒泉云深图》
翻篇整个中国画史 , 其实并没有找到关于“四王”与“四僧”互相轻视的记载 。倒是石涛与王原祁和王翚 , 都曾合作过绘画 。而且 , 王原祁还曾对石涛的绘画 , 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
“四王”与“四僧”所主张的 , 都是在传统的基础上 , 创立自身的面貌风格 。所不同的是 , “四王”是守成中创新 , “四僧”是创新中守成;而传统是他们的根 , 本质上并无不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