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马路临工”的自救与突围
本报记者独家探访合肥市一家临工集散中心 , 记录其中的变化——“马路临工”的自救与突围
文章图片
疫情期间 , 临工们在合肥凌大塘临工集散中心等活 。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摄
马路临工潮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一个侧影 。 20世纪初 , 由于交通便利 , 合肥包河区凌大塘附近逐渐形成民工聚集地 , 高峰时 , 每天有五六千名临工聚集 , 工人每天“打游击”找工作 。 疫情之下 , 他们的就业观念正悄然发生变化 。
------------------------------
“回到合肥 , 就干了四五天活儿 , 没事的时候就来中心候着 , 最近零活儿不太好找啊!”48岁的装卸工刘福军穿着蓝色工装服 , 坐在板凳上 , 等包工头的到来 。 “往年这时候 , 早上5点多 , 黑压压一片等活儿的人 , 7点多 , 百分之九十的人就被‘拉’走了 , 一个月干上20天 , 稳稳地挣上五六千元……”
“来了8天 , 干了4天杂活儿 , 一天200元 。 去年这个时候 , 从过年到3月底 , 挣了将近1万块 。 ”一旁等活儿的梁万里插了一嘴 。 他来自安徽淮北 , 之前在南京一家工厂上班 , 觉得约束较大 , 就选择来合肥当临工 , 今年 , 他也遭遇了“求职”烦恼 。
这一幕发生在合肥市凌大塘临工集散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彩钢棚下 。 这里是安徽首家服务“马路临工”的公益性组织 , 登记在册临工约3700人 , 三分之二的临工年龄在40岁以上 , 学历基本是初中及以下 。 很多人家里有田地 , 农活之余出来找事做 。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到访当日 , 天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 , 棚下只有十几位临工在等活 , 有人打着牌消磨时光 , 有人无聊地刷着手机 。
2019年的数据显示出另外一番光景:中心临工平均每天“就业率”超过72% , 所有人全年就业总收入超3000万元 。
突如其来的疫情 , 无疑打乱了临工的挣钱计划 , 同时也悄然改变了他们的就业观念 , 给这个成立了6年的中心带来了新的挑战 。
临工只回来一半 , 倒逼出“临工共享”
刘福军来合肥打工已经20年了 , 之前给私人老板干活 , 20元一天 。 2014年 , 经朋友介绍来到中心 , 主要工作是装卸货、扛水泥黄沙 。 这几天 , 他发现工友都和他一样——“愁!”
同样的难题摆在了中心工作人员面前 。 “目前 , 中心只有一半临工回到了合肥 。 我们专设了防疫服务站 , 临工需要测温登记、签署健康承诺书 , 我们提供安全证明 。 ”中心办公室主任吴国军介绍说 , 往年 , 3月是临工市场旺季 , 但目前招临工的企业不多 。
中心党支部书记宋凡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 中心2月3日就复工了 。 大伙儿一直没闲着 , 宣传防疫政策 , 服务临工工作 。 “首先受到冲击的是服务方式 , 以往临工聚集 , 面对面服务 , 现在大多在家 , 这倒逼我们改变服务方式 , 采取微信群、电话等线上方式对接临工 , 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工作诉求 。 ”
考虑到很多建筑类企业没复工 , 零散、随机性的活少了许多 , 该中心尝试“临工共享”模式 , 联系了200多家用工单位 , 了解临工就业工种、原合作方、工资标准等信息 , 开始点对点、一站式接临工上班 。 这些企业包括制造类工厂、保安公司、保洁公司等 。 宋凡说 , 目前通过“临工共享” , 解决了近2000人次就业 。
在宋凡看来 , 临工市场本身就是劳动力的“共享” , 只是以前没有出现“跨行业”共享的情况 。 不过 , 他认为 , 这种模式只能是应急情况下的权宜之计 , 适用范围是一些对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 , 帮助企业解决突发的用工难题 。 由于不同工种、岗位之间价格诉求不同 , 工人技能水平也不尽相同 , 未来随着社会分工细化 , 技术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 。 因此 , 长远来看 , 这种共享模式普遍推广的空间并不大 。
推荐阅读
- 疫情■受疫情影响,外资要全面撤离中国?谣言
- #疫情#IMF为何预估中国经济仍将是全球最好之一?分析来了
- 美国土安全部:疫情下,恐怖分子或对杂货店、病毒检测点下手
- 4月9日以来哈尔滨新冠肺炎疫情已致51人感染,含多名医护
- 中美高级官员召开视频对话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 『共克』山东工业技师开展疫情日常防控培训与应急演练
- 「推荐」疫情是如何暴发的?美英法抱团甩锅中国,背后用意须警惕
- 受疫情影响,外资要全面撤离中国?谣言
- 国家卫健委:及时有效处置聚集性疫情 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
- 民调:三分之二受访美国人认为特朗普应对疫情过慢,党争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