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马路临工”的自救与突围( 三 )


与此同时 , 与临工相关的闭环产业链“自发”形成 。 “小包工头”出现了 , 相应配套服务诞生了 , 有人做起了“拉人”的面包车生意 , 卖早餐、劳动用品的商贩多了起来 。 同时 , 交通安全隐患、劳资风险隐患等问题逐渐暴露 , 也给城市管理带来考验 。
“这些场景和痛点让我们觉得很心酸 , 也更加坚定我们的工作目标 , 用包容和耐心 , 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难点 。 ”宋凡说 , 2014年 , 中心正式成立 , 开始对临工群体和用工对接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 。
近年来 , 该中心推行四大业务举措 , 尤其在招工秩序维护、交通劝导和软硬件完善上下功夫 。 搭建彩钢棚 , 引导临工、包工方“退路进室”……硬件条件和网络服务不断升级 。
不过近年来 , 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 , 创新创业的氛围日趋浓厚 , 又给中心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 “用工单位的岗位和技术要求与临工的实际不匹配 。 此外 , 工厂对年龄、技术、管理要求日益严格 , 只能靠劳动力吃饭的临工很难进去 ,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必须帮临工调整就业观念、思路 。 ”
2015年开始 , 中心摸索开展临工大讲堂 , 将临工分工种、分批次 , 请专家进行就业思路、观点指导、宣讲 。 “哪怕听进去一句话对他们都有帮助 , 影响一个人发生改变 , 就有可能示范、带动更多人改变 。 ”
“真是摸着石头过河 , 很多临工不理解 。 ”宋凡回忆 , 提到培训和宣讲 , 有临工掉头就走 , 他们觉得听一场培训 , 会影响挣钱 , 还不如去工地上干两小时活儿来得实在 。
但中心从来没有放弃 , 几年来 , 有人顺应潮流 , 转变成技术工人或者“小包工头” , 过上稳定的生活 。 “这次疫情过后 , 临工兄弟们的思想观念和就业意识还会有巨大改变 , 危机过后 , 可能就蕴藏‘重生’的机遇!”宋凡坚信 。
疫情影响下的未来:让他们不再是城市的过客
记者了解到 , 临工一个月满打满算 , 拿到手的钱也许能超过合肥市的平均工资 , 但他们普遍干着脏、累、苦的活儿 。 他们合租在一些老旧小区或城中村 , 早餐为了省钱 , 大多数人选择吃饼或馍 , 因为要干重活儿 , 有时会很“奢侈”地买上一个鸡蛋 。
一组数据显示:2019年合肥市的GDP达9409.4亿元 , 同比增长7.6% , 在省会城市中跻身前十;同时 , 2019年合肥建筑业增加值1457.3亿元 , 总量占全市GDP份额达15.5% 。 这组数字背后 , 就有马路临工兄弟们起早贪黑的贡献 。 他们是城市的建设者和贡献者 , 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宋凡认为 , 疫情催生了改变 , 更带来新思考——今后 , 如何让临工真正在城市里扎根、生存 , 提升他们的社会认同?
“疫情的影响将助力、加速集散中心服务精准升级 , 只有帮助临工调整就业方向、转变技术能力、促进就业匹配度 , 自身素质硬起来 , 才能找到稳定、可持续性的工作 。 ”在他看来 , 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至关重要 。 为此 , 中心已经连续3年举办“临工工匠技能大赛” , 并积极助力政府相关帮扶政策落地 。
此外 , 中心所在的常青街道、凌大塘社区也给予了经费支持 , 并对接相关活动 。 每月10号 , 是中心的“零工服务日” , 工作人员帮助临工免费办理人身意外险 , 免费代办体检等 。
2016年年底 , 中心成立党支部 , 常态化开展党建活动 , 进一步提升临工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和尊重感 。 中心还成立“匠之心”志愿服务队 , 很多临工师傅上午出去打临工 , 下午就回来进社区服务 。
每到年底 , 中心都会举办临工文化节 , 让临工展示才艺 , 并表彰先进 。 有一次 , 有个临工获得了二等奖 , 现场将2000元奖金捐出一半 , 给中心当活动经费 。 有一年文化节 , 两个临工表演拉二胡 , 因排练时间有限 , 上台以后 , 大伙各拉各的 , 很不熟练 , 有一个人安全帽掉了 , 又用手扶一下 , 继续拉 , 这是属于他们的舞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