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脏虚实辩证 + 补泻组方法则

五脏虚实辩证+补泻组方法则
五脏虚实辩证
:中医五脏虚实辩证 + 补泻组方法则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辨肝脏病证文并方
肝虚则恐 , 实则怒 。
肝病者 , 必两胁下痛 , 痛引少腹 。虚则目(目巟目巟)无所见 , 耳有所闻 , 心澹澹如人将捕之 。气逆则耳聋 , 颊肿 , 治之取厥阴、少阳血者 。
邪在肝 , 则两胁中痛 。中寒 , 恶血在内 , 则胻善瘛 , 节时肿 。取之行间以引胁下 , 补三里以温胃中 , 取耳间青脉以去其瘛 。
陶云:肝德在散 。故经云:以辛补之 , 以酸泻之 。肝苦急 , 急食甘以缓之 , 适其性而衰之也 。
辨心脏病证文并方
心虚则悲不已 , 实则笑不休 。
心病者 , 必胸内痛 , 胁下支满 , 膺背肩胛间痛 , 两臂内痛 。虚则胸腹胁下与腰相引而痛 。取其经手少阴、太阳及舌下血者 。其变刺郄中血者 。
邪在心 , 则病心中痛 , 善悲 , 时眩仆 , 视其有余不足而调之 。经云:“ 诸邪在心者 , 皆心胞代受 , 故证如是 。”
陶云:心德在耎 ①。故经云:“以咸补之 , 苦泻之 。心苦缓 , 急食酸以收之 。”
辨脾脏病证文并方
脾实则腹满 , 飧泄;虚则四肢不用 , 五脏不安 。
脾病者 , 必腹满肠鸣 , 溏泻 , 食不化 。虚则身重 , 苦饥 , 肉痛 , 足痿不收 , 胻善瘛 , 脚下痛 。
邪在脾 , 则肌肉痛 , 阳气不足则寒中 , 肠鸣腹痛;阴气不足则善饥 , 皆调其三里 。
陶云:脾德在缓 。故经云:以甘补之 , 辛泻之;脾苦湿 , 急食苦以燥之 。
辨肺脏病证候文并方
肺虚则鼻息不利;实则喘咳 , 凭胸仰息 。
肺病者 , 必咳喘逆气 , 肩息背痛 , 汗出憎风 。虚则胸中痛 , 少气 , 不能报息 , 耳聋 , 咽干 。
邪在肺 , 则皮肤痛 , 发寒热 , 上气喘 , 汗出 , 咳动肩背 , 取之膺中外腧 , 背第三椎旁 , 以手按之快然 , 乃刺之 , 取缺盆以越之 。
陶云:肺德在收 。故经云:以酸补之 , 咸泻之;肺苦气上逆 , 食辛以散之 , 开腠理以通气也 。
辨肾脏病证文并方
肾气虚则厥逆;实则腹满 , 面色正黑 , 泾溲不利 。
肾病者 , 必腹大胫肿 , 身重嗜寝;虚则腰中痛 , 大腹小腹痛 , 尻阴股膝挛 , 髀胻足皆痛 。
【:中医五脏虚实辩证 + 补泻组方法则】邪在肾 , 则骨痛 , 阴痹 , 阴痹者 , 按之不得 , 腹胀腰痛 , 大便难 , 肩背项强痛 , 时眩仆 , 取之勇泉 , 昆仑 , 视有余血者尽取之 。
陶云:肾德在坚 。故经云:以苦补之 , 甘泻之;肾苦燥 , 急食咸以润之 , 至津液生也 。
:中医五脏虚实辩证 + 补泻组方法则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大小补泻汤组方法则
小泻汤
(1) 按 照( 辅行诀》记载的“以辛补之 , 以酸泻之”的法则组方 。
(2) 严 格 以二泻一补的格局组成 。
(3) 药 味 为3味 , 分量上各药均为3两(计量单位特殊者除外) , 煎药的液体容量为3升 , 煮取1升 , 服法为“顿服” 。
(4) 其 余 四脏“小泻”方(除小泻心汤) , 基本同样遵循以上三条法则 。
小补汤
(1) 按 照( 辅行诀》记载的“以辛补之 , 以酸泻之 , 肝苦急 , 急食甘以补之”的法则组方 。
(2) 严 格 以二补一泻一“急食”的格局组成 。
(3) 药 味 为4味 , 分量上补泻之品为3两 , “急食”之品为1两(计量单位特殊者除外) , 煎药的液体容量为8升 , 煮取3升 , 服法为‘旧三服” 。
(4) 肝 病 诸方中仅小补肝汤附有加减法 。
(5) 其 余 四脏“小补”方(除小补心汤) , 基本同样遵循以上四条法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