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能源信息平台▲纵观央企环保发展之路,详解央企环保发展的三大特点和难题,机遇与挑战并存
【能源人都在看 , 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文章图片
导读
“国进民退”是近两年的话题热点 , 国资在多个行业都有着“独领风骚”的势头 , 生态环境行业正是典型 。 在这些国资之中 , 我们注意到有一股特殊力量——央企 , 正在生态环境行业大显身手 , 手握大量资金 , 喊着“千亿”口号 , 在项目的抢夺、对环保企业的并购方面出手不凡 , 被称作“野蛮人” , 似乎正在改变生态环境行业的游戏规则 。 对央企来说 , 如何找准方向用对方法快速扩张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 而对众多环保企业来说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在如何适应这样的趋势实现顺势而上的问题上更是焦虑重重 。
辰于公司将以央企进军生态环境行业为主题 , 以系列文章的方式 , 结合丰富的案例深入解析央企进军生态环境行业的现状、特点、模式、路径 , 为央企未来的进一步扩张、环保企业的发展之策提供独到的见解与思考 。
第一篇详见文章《“野蛮人”加速跨界环保:四郊多垒 , 央企已成合围之势》 。 本文为该系列的第二篇《机遇与挑战并存 , 纵观央企环保发展之路》 。
有备而来 , 央企环保发展路径纵观
央企进军生态环境被业界一些人士称作“野蛮人” , 这是因为央企资金实力雄厚 , 而生态环境行业当前也还在处于重投资的阶段 , 央企在资金上无疑有着强大的竞争力 。 另外 , 央企大多资质齐全 , 工程建设能力强大 , 也是当前大部分环保企业无法匹敌的 。 尽管央企多以资金撬动生态环境业务的迅速扩张 , 但也并非盲目扩张 , 是有备而来 。
生态环境市场涵盖多个细分行业 , 为了探究各央企为何选择进入某些细分行业以及如何进入这些细分行业等问题 , 我们从两个维度对央企的生态环境业务发展路径进行分析 。 一是央企所从事生态环境细分行业与央企主营业务之间的协同关系 , 分为内需型和外延型 , 其中内需型即央企所从事业务本身就与生态环境相关 , 或者所从事业务处于生态环境市场上游 , 例如产生大量废物需要进行处理;外延型则是所从事业务与生态环境没有明显的上下游关系 , 在技术、工艺上也有较大不同 。 二是央企发展壮大生态环境业务的主要方式 , 分为内生型、并购型和混合型 , 其中内生型即央企主要靠自生力量 , 集中内部资源来进入生态环境业务;并购型即央企主要靠收并购生态环境企业来进入生态环境业务;混合型即两种方式同步进行 。
从生态环境业务的协同性上来看 , 经初步统计 , 有18家央企为内需型 , 21家央企为外延型 , 另有两家央企尚不明确 , 这表明将近一半的央企自身靠内部市场起家 , 并非完全进入陌生领域 , 但更多的央企则因为看好生态环境业务的发展前景 , 开始“跨界” , 探索一些陌生领域并试图抢占市场 。 从央企的扩张途径来看 , 有24家央企属于混合型 , 仅有2家央企是并购型(另15家央企由于进入时间晚 , 尚无明显扩张迹象暂时难以判断) , 这表明大量央企内外并举 , 一方面内部在发力扩展业务 , 一方面并购是扩张必经之路 , 通过并购快速切入市场获取相关能力是最快捷、容易的途径(见图1) 。
文章图片
综合来看 , 除极少数央企完全依靠外延式并购发展 , 大部分央企发展生态环境业务走了一条内外并举的混合型发展道路(见图2) 。
文章图片
三大特点
特点一:扬长避短 , 能力输出打造生态环境标杆业务
多数央企在发展生态环境业务的过程中 , 一开始总会选择自身能力匹配程度高 , 或者技术上相似 , 或者拥有内部市场的生态环境业务 , 避免在完全陌生的领域大幅开展竞争 , 在触及陌生业务时也较为谨慎 , 通常以少量项目为契机切入 , 或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参与降低风险 。
一方面 , 一些央企本身业务运转过程中就会产生较大的环保服务需求 , 尤以能源类央企和重工业类央企为主 , 在能源生产、工业生产中 , 会产生大量废物废料需要进行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 , 换言之 , 这些央企内部的环保市场已经比较巨大 , 与其往外延伸到其他生态环境领域 , 不如先将内部市场拿到手 , 进行技术积累 , 同时培养业务团队 , 磨刀霍霍 , 待时机成熟便可凭借资金优势快速向外部市场扩张 。 例如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017成立了宝武集团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 在冶金渣矿、冶金尘泥的再利用、深加工方面打造标杆业务 , 再借此向固废处理、土壤修复等技术相似的领域延伸 。 葛洲坝集团主要的收入来自于建筑行业、水泥生产上 , 这些行业产生大量废料以及可回收材料 , 于是葛洲坝借此大力研究建筑垃圾在道路新材料上的应用、水泥窑在处置固废上的应用、可回收材料的回收再造等等方面的新产业 , 牢牢抓住内部市场 , 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固废处置领域发展得有声有色 。
另一方面 , 一些央企所拥有的能力、技术能够很好的转移运用到一些生态环境领域上 , 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只要给与足够的尝试空间 , 就能够快速打造行业标杆 。 例如中国中车尽管强项是在车辆、高铁等交通设施的生产制造上 , 但是其在高铁上开发研究的真空井技术 , 却被转移用到农村污水的收集和处理上 , 意想不到地开拓了新的领域 , 并借此机会继续完善相应能力 , 往农村污水的产业链前后延伸 。 中交旗下的中交疏浚在江河海的疏浚能力上首屈一指 , 其出色的能力也能很好的运用在水环境治理上 , 拿下了多个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
推荐阅读
- 平台■在线视频平台大数据杀熟成惯例 买VIP就活该被宰?
-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油价仍然低迷,OPEC+减产协议并未改变石油过剩局面
-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俞培根率队访问四川能投集团
-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同比增长9.6%,3月份全国原煤产量33726万吨
- 「众筹」每经热评|要让众筹不至沦为“众仇”大病筹款平台须奠定信任与透明两大基石
-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储能产业资讯:十四五”储能规划来了!湖南计划为风电项目配套建设储能388.6MWu002F777.2MWh
- [人生第一份工作]从产品角度看快递(1):收件
- 『爱奇艺』购买会员后仍有广告 爱奇艺等平台因VIP服务被约谈
- 「大众网」合作找上门“选择山东”云平台激活招商引资“一池春水”,资源搬上网
-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储能产业资讯:十四五”储能规划来了!湖南计划为风电项目配套建设储能388.6MW/777.2M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