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知识局微信】中国的粮仓是如何转移的?

【地球知识局微信】中国的粮仓是如何转移的?
文章图片
NO.1436-中国的粮仓
作者:姜桃
制图:孙绿/校稿:猫斯图/编辑:养乐多
2020年的新冠疫情的全球扩散让各国纷纷中断了贸易往来 , 引发了国际粮食贸易的波折 。 人们将目光再次聚焦到粮食这一最原始的需求中 。
即使是在工业国 , 粮食也是最基础物资
(类似重要的还有石油-工业粮食)
(图片来自:deposit/图虫创意)▼
【地球知识局微信】中国的粮仓是如何转移的?
文章图片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社会 , 农业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古代的文明形态和人口上限 。 今天的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世界19%的人口 , 创造了人类史的奇迹 。 而在这背后 , 则是一代代中国人千百年精耕细作的积累 , 和不断进步的农业知识 。
大河流域的文明
中国的农业源头最早可追溯到一万年前 。 那时黄河流域开始种植粟 , 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已经开始了驯服野生稻的步伐 。 气候和环境的差异 , 让中国原始农业诞生之初就存在旱作和水田的南北差异 。
古代世界 , 对植物和动物的驯化是最基础的科技
世界上早期文明往往都有自己单独驯化的农作物
中国代表性的驯化作物就是一南一北的稻和粟▼
【地球知识局微信】中国的粮仓是如何转移的?
文章图片
粟即小米 , 发源于我国华北地区 , 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中原地区的主要食物来源 。 但粟米无论是产量还是热量都是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 难以支撑更加细化的社会分工 , 绝大多数人口的时间与精力都被限制在田地里 , 像发动战争、兴建大型工程这样需要大量热量摄取支撑的活动在当时极为艰难 。
北方人一般将小米称为粟 , 广东人往往称玉米为粟
【【地球知识局微信】中国的粮仓是如何转移的?】(图片来自:PENGTIANLI/shutterstock)▼
【地球知识局微信】中国的粮仓是如何转移的?
文章图片
从距今3000年前开始 , 中国农业先后迎来了三个革命性的事件:
首先是营养成分更高、口感更好的小麦、高粱等作物传入中国 , 并在此后的一千年时间里逐渐取代了粟成为中国核心区域的主粮 , 并通过最朴素的育种技术填饱了更多人的肚子 。
小麦加工为今天面食的流程要比加工小米复杂很多
此过程持续了上千年 , 才有我们今天熟悉的馒头包子
(图片来自:ElenaErmakova/shutterstock)▼
【地球知识局微信】中国的粮仓是如何转移的?
文章图片
其次是金属在农业当中的应用 , 因为铜的贵重性 , 青铜时代的农具还是以木头和石料作为主要材料 。 但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 , 自然界中常见的铁被大量开采并铸造成器物 , 铁制农具出现 。 虽然铁器质量还不高 , 但对付土壤和作物已经足够 , 带来了一场农具技术革命 。
青铜过于昂贵(铜很贵、青铜更贵)
作为农具很不实际 , 即使是我们常见的贵族饮食用具
也主要是礼仪性的“装置” , 大部分属礼器
(图片来自:秋影随风/图虫创意)▼
【地球知识局微信】中国的粮仓是如何转移的?
文章图片
最后 , 铁器又触发了中国农业史的一次技术跃升:畜力取代了人力 。
人力耕地的做法是用耒、锹等工具将土一块一块依次掘起来 , 在这过程中人需要不断后退 , 耗费相当大的体力产出却很低 。 铁犁的出现将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 只需引导牛拖着犁向前行走 , 畜力技术的应用 , 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
畜力和水力是农业时代提高效率的主要办法
而到清末人口爆炸人力贬值时
甚至出现畜力水力减少的开倒车状况
(图片来自:雾都大瑞/图虫创意)▼
【地球知识局微信】中国的粮仓是如何转移的?
文章图片
这样的变革在战国时代完成 。 小麦-铁制农具-牛耕的模式 , 重塑了中国农业的面貌 。 从黄河中下游兴起的华夏先民 , 在越来越多的河谷地带进行开垦 。 从战国后期到秦汉年间 , 关中、巴蜀、河西地区先后成为中国的“新粮仓” 。 依托着这些“粮仓” , 咸阳、长安和成都也成为闻名遐迩的都会 。
如今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黄河流域
是早期最重要的农业中心
之后随着封国的扩张和技术扩散
面积广阔的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也成为重要经济区
(河东、河西是指陕晋之间黄河东西两岸)▼
【地球知识局微信】中国的粮仓是如何转移的?
文章图片
“粮仓”扩容的背后是农作物结构的升级 。 当我们讨论稻、黍、稷、麦、菽这传统“五谷”的时候 , 粗粝的粟米已经不在此列 。 农作物品种的转变 , 空间的挪移 , 也带来了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变迁 。
把荒野改造成粮仓
中国的农谚中有“水牛耕水田 , 黄牛犁旱地”的说法 , 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 , 水田稻作也伴随着铁制农具和水牛驯化开启了漫漫长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