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能源信息平台】“野蛮人”加速跨界环保:四郊多垒,央企已成合围之势( 二 )


初步统计 , 截至2020年3月底已有20家央企进入固废行业 , 参与数量仅次于水务 。 这其中包含11家能源类央企、2家建筑类央企以及8家重工业类央企 ,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其本身业务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工业废物废料 , 需要进行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 。 换言之 , 这些央企本身拥有庞大的内部市场 , 它们从内部市场出发 , 进行技术积累 , 同时培养内部团队 , 并在时机成熟时向外扩展 。
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葛洲坝集团为例 , 其主要收入来自于建筑行业、水泥生产 , 这些行业产生大量废料以及可回收材料 , 于是葛洲坝借此大力研究建筑垃圾在道路新材料上的应用、水泥窑在处置固废上的应用、可回收材料的回收再造等方面新产业 , 牢牢抓住内部市场 , 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固废处置领域发展得有声有色 。 其他企业 , 如五矿集团以金属矿产为核心主业 , 以此为契机开展矿渣、钢渣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从事军用、航天等重工业生产 , 于2016年收购凯天环保 , 开展重金属废渣治理等 。
3. 大气:上下协同 , 称雄市场
随着2018年“蓝天保卫战”打响 , 大气治理进入攻坚阶段 。 目前火电行业已达超净排放 , 未来市场主要由运营驱动 。 非电行业中的钢铁行业治理和VOCs治理正或将成为非电治理主战场 , 迎来转瞬即逝的增长机会 。
涉足大气治理领域的14家央企主要是电力、石油、钢铁等能源类企业 , 这些央企的主营业务在运行过程中会排放大量废气 , 带来发展可期的内部市场 , 通过设立子公司专攻大气治理 , 不仅能协同增效 , 还能依托集团资源拓展外部市场 。 调研发现 , 尽管有百余家企业涉足火电大气治理行业 , 但头部企业大多是电力集团下属子公司 。
例如在火电脱硝投资市场中 , 我国五大电力集团下属的环保公司包括国电龙源、华电科工、大唐环境、远达环保等连续三年占据领先地位 , 其中大唐环境在大气治理市场稳稳占据中国最大脱硫、脱硝特许经营商的位置 , 在火电运营市场的占有率超过20% , 独占鳌头 。
4. 环境修复:热点领域 , 未来可期
我国工矿业土壤污染严重、湿地面积接近红线、沙漠化土地面积相对较大 。 自“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后 , 环境修复正式提上议程 , 重量级政策陆续出台 , 推动行业步入快速发展通道 。
目前有11家央企进入环境修复领域 , 其原本的业务大多与环境修复行业存在一定协同性 , 除三峡集团和中国建筑以外的9家央企均存在矿业或石油化工等造成土壤污染的业务 , 布局潜在市场空间可达万亿级的土壤修复领域也就顺理成章 。
例如中石化集团早在2017年就在原有五建公司基础上成立土壤治理中心 , 持续探索石油化工等污染土地的治理修复技术 , 并取得突破 , “十三五”期间 , 仅中石化内部固废资源化处置及土壤修复方面的投入就达300亿元 。 国家能源集团29家煤矿已经被列入国家或省级绿色矿山名录 , 其中神东煤炭、准能集团等煤炭企业多处在黄土高原、沙漠边缘 , 地表植被覆盖率较低 , 这些公司通过加大植树造林力度 , 主动开展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综合治理等环境修复工作 , 并取得初步成效 。
5. 海洋生态环境:多方携手 , 碧水攻坚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行业起步较晚 , 2015年首次出台相关政策 , 但直到2018年发布《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后才开始集中发力 , 预计“十四五”期间每年规模超过百亿 , 而占比超过90%的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和海岸线治理尤为值得关注 。
目前有3家央企涉足海洋生态环境领域 , 均依托自身技术和设备优势进行业务扩张 。 例如 , 中国船舶集团在海洋装备领域深耕多年 , 通过将军用技术转化到民用领域 , 积极探索海洋生态环境治理 。 2019年 , 中国船舶集团下属中船系统院与海兰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围绕“海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国雷达网市场布局”、以及“无人机动系统”、“海底接驳系统”等国家重大项目展开合作 , 共同紧抓与舰船信息化、智能化关联度紧密的产品 , 通过整合资源、合作开发等方式 , 扩充军标产品线 , 提升海洋环境监测与保障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