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为国分忧、为民解难!”他在抗疫中有了一次为自己点赞的机会

前段时间 , 一位采访人员朋友向我约稿 , 说孩子们很快要开学了 , 能不能结合我们在武汉抗疫前线的故事写点文章 , 思索良久 , 感到自己没有文采 , 委婉拒绝了 , 但又觉得有义务要对读初中的儿子讲讲我们的故事 。
我觉得人生只有两件事值得为自己点赞:为国分忧;为民解难 。跟很多年轻人一样 , 我小时候也有梦想 , 希望成为一名英姿飒爽的军人 , 觉得为国冲锋陷阵是无上崇高的荣誉 。
不记得是高中时候还是大学时代 , 看过一本《高山下的花环》 , 感动得稀里哗啦的 , 里面一句话至今没忘:“记不清哪朝哪代哪位诗人 , 曾写下这样一句不朽的诗:位卑未敢忘忧国” 。只可惜自己视力太差 , 看来这辈子像军人一样为国分忧不可能了 。于是乎选择了学医 , 觉得学医至少能解除患者的疾苦 。
健康:“为国分忧、为民解难!”他在抗疫中有了一次为自己点赞的机会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有了理想 , 学医也是比较顺利 , 成绩始终在大学、研究生期间均名列前茅 , 工作后表现也很不错 , 40来岁就晋升主任医师 , 教授 , 如果不是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 , 我可能这辈子就这样平平淡淡做一辈子的医生 。
记得1月19日那天上午 , 突然接到省卫健委的电话 , 下午就要赶赴怀化指导新冠疑似患者会诊 。当时湖南省还没有确诊病例 , 对新冠还没有什么体会 , 觉得可能就像流感病毒性肺炎差不多 , 但接连看过怀化、邵阳患者后 , 觉得事态比较严重 , 21日晚上去看浏阳的患者时才扎实穿防护服 。
之后的事情大家都清楚 , 疫情迅速扩展 , 蔓延至全国各地 。我们专家组不得不每天往返于各级医院之间会诊指导治疗 。虽然很累 , 经常深夜2、3点才能回到家 , 但看到患者好转 , 还是觉得有成就感 。
我觉得我人生中最正确的一次选择是2月6日晚上接到医院通知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要组建国家医疗队奔赴武汉支援 。
当时还在岳阳会诊的我作为科主任毫不犹豫第一个报名 , 科室其他医生纷纷响应 。顾不得深夜3点才回到长沙 , 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到医院 。出发的场景是感人的 , 爱人的牵挂、同事们的叮咛以及心中对武汉疫区的不安让泪水模糊了双眼 。
长沙到武汉高铁很快 , 作为队中年龄最大的专家 , 我被推选为医疗组长兼病区主任 , 到达武汉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快把任务分工及派班做出来 , 熬到深夜 , 只能口服阿普唑仑让自己好好睡几个小时 。第二天就接到任务 , 下午开始收治重症新冠患者 , 赶快去医院熟悉环境做好收治准备 。
没想到从下午开始一直忙到凌晨3点 , 病区一下子涌进二十多个新冠重症患者 , 整个人都忙蒙了 , 护目镜水珠直往下流 , 汗水浸湿了防护服 。吸取了第一次在隔离区工作的教训 , 叮嘱后来接班的人分批进入 , 每次时间不要超过5个小时 。
新冠肺炎传染性很强 , 我最担心大家被感染的风险 。开始的时候防疫物资还比较紧张 , 质量也没有保证 , 记得一连几天接到报告护士的防护服在隔离区崩开了 , 心里头很是紧张 。
健康:“为国分忧、为民解难!”他在抗疫中有了一次为自己点赞的机会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隔离区内工作是很艰苦的 , 不能上厕所 , 不能吃东西 , 我们只能穿上尿不湿一直工作到下班 。队里年轻的90后、00后很快熬过了开始的恐惧、流程不熟练 , 一周过后大家工作就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插管、抢救、治疗一气呵成 , 打针、护理、关爱牢记于心 。
尽管我们进入隔离区前做好了各种防护 , 但风险依然无处不在 。记得一天晚上 , 一个患者突然晕倒在床旁 , 我们立即开始抢救 , 在着急用力抬患者上床的过程中 , 由于用力过猛 , 一位医务人员的防护装备搞得七零八落 , 十分危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