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遥]聚焦|黄德海:杨遥《流年》,阳光能够照到的明亮地方( 二 )


[杨遥]聚焦|黄德海:杨遥《流年》,阳光能够照到的明亮地方
本文插图

[杨遥]聚焦|黄德海:杨遥《流年》,阳光能够照到的明亮地方
本文插图

杨遥作品《村逝》《流年》
“口口相传的经验是所有讲故事者都从中汲取灵感的源泉 。 ”对人的关心和体贴 , 对生活中小小善意的发现 , 对艰难的体认和周旋 , 本来就是人世口口相传的经验 , 杨遥写的就是那些置身在世界的艰难里 , 自己却从不失去耐心的人 。 他们当然有自己的困窘和限制、委屈和无奈 , 也有失控的时刻、不由自主的瞬间 , 但最终他们没有对世界的顽固和不善报以颟顸和恶意 , 而是试着用自己深藏内心的善好与这个世界相处 , 也在其中慢慢生成自己的样子——某种好人的样子 。
讲故事的人最容易遭到的误解是 , 他们不过传承已有智慧 , 并没有自己的发现 。 说得明确一点 , 小说询问意义 , 是对未知的探究 , 而讲故事的人给出的是经验和教诲——“趋向于实用的兴趣是许多天生讲故事者的特点……讲故事者是一个对读者有所指教的人 。 如果‘有所指教’今天听起来陈腐背时 , 那是因为经验的可交流性每况愈下 , 结果是我们对己对人都无可奉告 。 ”也就是说 , 尽管有传承而来的教诲 , 而为了经验的可交流性 , 讲故事者的每一次讲述 , 都要有对人世的新发现 。
[杨遥]聚焦|黄德海:杨遥《流年》,阳光能够照到的明亮地方
本文插图

[杨遥]聚焦|黄德海:杨遥《流年》,阳光能够照到的明亮地方
本文插图

杨遥作品《柔软的佛光》《硬起来的刀子》
“ 李山重新打量这个棚子 , 除了自行车和人们带来的衣服、游泳用的玩意儿 , 其他的一切都是破破烂烂的 。 李山想 , 把这些东西扔到破烂堆上 , 也没有一个人捡 , 可是摆到这儿 , 哪一样都能派上用场 。 ”这就是人无弃人 ,物无弃物 , 而时空却是现代的一个临时裸泳场所 。 “ 龙啸不等夏微雨发话 , 问道 , 你去过咱们那儿的五台山吗?五台山上有许多狐狸……它们全被圈在笼子里 , 充满绝望 , 等着人们买去放生 。 夏微雨说 , 人们买去放生不是滋长他们贩卖吗?”未经反思的善意经不起追问 , 看起来明确的善 , 却可能恰恰助长了恶 。 如此明确的经验传递 , 我觉得对写作的正面意义 , 并不亚于对人心某一劣处的发现 ,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
[杨遥]聚焦|黄德海:杨遥《流年》,阳光能够照到的明亮地方
本文插图

[杨遥]聚焦|黄德海:杨遥《流年》,阳光能够照到的明亮地方
本文插图

杨遥作品《我们迅速老去》《二弟的碉堡》
这些善好的经验 , 虽然并不期待 , 却会不经意间带给人某种明亮的报偿 , 而这正是杨遥写作特别令人振奋的地方 。 《萨达姆被抓住了吗》:“ 一段时间过去 , 王一清觉得自己以前根本没有理解跑步的意义 , 只是和单位的人们赌气 。 他照着书上讲的那些 , 调节呼吸、步子、姿势 , 还买了专门的跑鞋 , 跑步变得越来越轻松 , 越来越舒服 。 ”《太阳遍地》:“ 有了刚才那个电话 , 他又不想让夏微雨担忧 , 再次说到那些不幸的遭遇时 , 脑子突然灵光起来 , 觉得所有的难题都有无数种解决办法 , 以前是自己闭着眼睛硬往一条道路上走 。 他忘记要引起夏微雨共鸣的初衷 , 把每一件事情说到最后都向好的一面转变 。 夏微雨听得目瞪口呆 , 脸上的光却越来越多 , 眼睛也越来越亮 。 龙啸不知道自己居然是个天才 , 谈着 , 竟然把下一步的路和明年的对策都想好了 。 ”
对 , 就是这样 , 走过了思维、认知和情感的转角 , 人生的实际误区 , 差不多也就有了过去的可能 。 就像《流年》中的凌云飞 , 渐渐认识到了酗酒和偷盗的坏处 , “ 上下班喜欢走在阳光能够照到的明亮地方 , 以前从来没有注意到这儿能使他感到温暖和愉快 。 这时他发觉建筑的阴影和楼群的缝隙里 , 到处是垃圾和粪便 , 臭味扑鼻 。 而他走过的这些地方 , 烤红薯又香又糯;煎得黄黄的、热热的饼子散发着香味儿;散发传单的大学生围着长长的围巾 , 眼睛又黑又亮 , 脸上散发着纯洁的笑容;卖菜的老太太把各种蔬菜洗得干干净净 , 每样植物身上散发着柔和的亮光……”眼光变了 , 世界也就变了 , 而那个耐心的讲故事的人 , 也即将为自己的耐心得到报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