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最该做的三件事是什么?这位博士妈妈说出了真相( 三 )


我的需求是可以被满足的 , 有人爱我我很安全 。


幼小衔接最该做的三件事是什么?这位博士妈妈说出了真相
文章图片



当有了这个信任 , 他知道“我能很好的相信他人”之后 , 他就可以很好地进入
第二个时期 , 就是2到4岁 。
他会有自主感 , 他会觉得我有能力 , 世界是安全的 , 我可以自己去探索 。





因为这时他能走、能跑、可以去破坏、去摸、去弄、去做他以前不敢的事情 , 所以他很想发展他的自主感 , 他想知道自己对这个世界有控制能力 , 不是说这个事情我只能被动接受 , 我可以去改变它 。

他感受到这种能力的时候 , 他就会建立自信 。




所以在2-4岁这个阶段 , 孩子的问题是:
我能独自行动吗?
我们要告诉他什么样的事情是你可以去试一试的 。




因为安全关系 , 我们不能让他摸电源、玩火 , 但同时我们要去努力适应他 , 当他想要自己吃饭的时候 , 我们不要觉得会弄得到手很脏 , 不让他吃 。
喂饭对我们来讲是最快最有效、最舒服最方便的 , 但是你在剥夺孩子建立他的自主感、建立他的意志的权利 。




很多老人在看孩子的时候会有这种过度保护 , 看见孩子跑就说:
慢点你要摔啦 。
他应该摔 , 他不摔的话 , 怎么知道我如何行进是安全的?
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让他去尽可能的去探索 , 只要没有生命安全 , 不要去打扰他 , 不要说这个不行、那个太脏、不安全 。


幼小衔接最该做的三件事是什么?这位博士妈妈说出了真相
文章图片



当他有了胜任感之后 , 就可以发展到他的下一个阶段 ,
4到7岁 , 也是我们现在要谈到的幼小衔接会涉及到的阶段 。


到4-7岁幼儿期的时候 , 孩子看的是:我能不能够成功地实行自己的计划?在这个阶段里你发现他特别不听话 , 其实这个时候是他在建立他的目标感 , 他在看:我是不是能够主动的做计划—>我有没有能力去执行—>我们来看这个结果 。



这件事情对我们成人来讲仍然是很重要 。 我们作为一个成人 , 所需要的基本能力 , 其实基本在四到七岁之前 , 该建立的都建立好了 。 我们现在的行为模式都是那个时候的一个涟漪 。 你那个时候什么东西发展的好 , 现在的行为模式里那个东西就会成为你的强势;那个时候没有发展好的有缺陷的 , 现在就是你的短板 。


当你明白了这个之后 , 有的事情可以放开 , 当孩子有自己的计划时 , 你如果有条件 , 让他去满足 , 让他去完成 , 让他自己想 , 不要去频繁地打扰他和纠正他 。 你作为一个支持者、引导者陪伴他 , 让孩子有机会实习 。


幼小衔接最该做的三件事是什么?这位博士妈妈说出了真相
文章图片



七岁入小学的时候 , 孩子要建立的是勤奋感 。
他能够去体会到自己的能力 , 而这个能力是需要他通过努力习得的 。 这个时候他到了群体里面 , 会想:跟别人相比 , 我是有能力的 。



如果他进了小学大概两三个月之后 , 他给自己定位为我就是班里不听话的、落后的学生 , 这是一个很坏的开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