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信]晏明写给谢冕的信,被完好地保存了五十多年,足以说明它的分量
历经风雨 , 一封信居然被完好地保存了五十多年 , 足以说明它在我心中的分量 。 晏明先生没署明年份 , 只写了日期 , 据我推算 , 应该是1960年我大学刚毕业时他写给我的 。 那时我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助教 , 刚毕业 , 可能还没走上讲堂;晏明先生约比我年长一轮 , 在北京出版社当编辑 , 是出版界的前辈 。 在战时后方 , 他和许多文坛前辈如茅盾、巴金等人都有过交往 , 和诗歌界前辈艾青、臧克家也有很深的友谊 , 而他本人就是一位著名的诗人 。 他是我的师长 , 我很敬重他 。
作者:谢冕
文章图片
年龄和资历上的差距 , 并没有造成我们之间的隔阂和障碍 。 晏明先生以一位资深诗人和编辑的身份 , 破例向我约稿——不是一篇文章 , 而是一本书 。 我不知道那时他是怎么想的 , 居然代表出版社跟我这个大学刚毕业的学生约一本关于如何写诗、如何读诗的书 。 他已定下书名 , 就叫“浅谈写诗和读诗” 。 晏明先生是坚定的 , 他似乎早有决断 , 不容我犹豫;如何写 , 又如何读 , 我很惶恐 , 心里没底 。 但师命不可违 , 我还是认真地做了 , 约十万字左右 。 交稿后 , 惴惴不安 , 度日如年 。
没过多久 , 收到了他的回信 , 我心情紧张 , 拆信时双手发抖 。 北京出版社的信笺 , 繁体、竖行、老练而秀气的字 。 这位资深编辑知道年轻作者的心情 , 一开头就是温暖的话语——
谢冕同志:可惜的是 , 因为种种原因 , 这件事后来就没了下文 。 那时候 , 谁都没有思想准备 , 一直疲于奔命;谁都无心学术 , 也都被拒绝于学术 , 何况是我这个微不足道的人 , 这本微不足道的书……
这是一封向你致贺的信 。 《浅谈写诗和读诗》我已细读了一遍 , 并已完成了审读手续 。 这本书稿 , 很符合我们的要求 , 而且出乎意料地写得通俗平易 , 的确难能可贵 。 看来你的确下了不少功夫 。 对这部稿子 , 我是比较满意的 。 说实话 , 你来信总是那样信心不足 , 弄得我也信心不足了 。 现在看来 , 你是过分谦虚了 。 自然 , 稿件还存在一些缺点 , 在肯定它的基础上 , 就容易修改了 。 望继续得到你的大力支持 。
书稿送领导审阅后 , 再找你研究如何改法 。 近来实在太忙 , 拖延了些时间 , 请原谅 。 再谈 。 致
敬礼
晏明 二月十二日
我和晏明先生从此断了联系 , 书稿散佚于漫天烽火而不知其所终 。 也就是说 , 这封信成了我和晏明先生交往的一个“绝响” 。 要是那一切都不曾发生 , 我的学术处女作 , 可能就不是后来的《北京书简》 , 也不是后来的《湖岸诗评》 , 而是这本《浅谈写诗和读诗》了 。
书稿永远消失了 , 这封信却奇迹般地保存下来 , 它见证着晏明先生对年轻作者的厚爱和希望 。 尽管当时的我看不到未来 , 但在我的心灵深处 , 依然顽强地期待与晏明先生重逢 , 我要把藏匿在箧底那落满尘灰的信呈奉给他 , 向他当面表达我的感激 。 我要告诉他 ,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 , 前辈的提携和鼓励 , 甚至可以决定他的一生 。
作为编辑 , 晏明先生可能给投稿者写过许多这样的信 , 这是他的工作 。 但是这封信 , 却与我的生命紧密相连 。 如今我要郑重地说 , 引导和鼓励我走上学术道路的前辈和朋友有许多 , 我都会终生铭记 , 但晏明先生是首先要感谢的 , 他是引路的“第一人” 。 当我还是文学界的新学徒时 , 晏明先生出现在我面前 , 我平生第一次写书 , 就得到了他的肯定 , 此后才有我参与写作的《新诗发展概况》——这部文稿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是徐迟先生——两者不同的是 , 《新诗发展概况》的约稿对象是一个小集体 , 一共有六个人 , 而晏明先生只向我一人约稿 , 写作也由我单独完成 , 那是我学术道路的起点 。
推荐阅读
- ##豌豆思维CEO发出手写信守护礼包助1400个武汉战疫家庭“回暖”
- 发文:苏志燮结婚后首发文 手写信曝婚后感想全文传递了这几个信息
- 【凉皮】崂山区一凉皮小作坊藏身违法建筑被依法取缔 执法人员写给经营者的一句话诠释法外有情
- 人员:境外返并人员陆续解除隔离 留观者写信致谢
- 境外返并人员陆续解除隔离 留观者写信致谢
- 写给6岁的年糕:现在开始,你的生活不一样了
- 特朗普批被解职航母舰长:写信行为很糟糕,不合适
- 意大利酒店里,一封写给中国医疗队的信让人感动
- 推荐@美国航空母舰舰长因写信求援被免职,曾因疫情严重呼吁放水手下船
- 疫情期间写信求援美海军未被认可 美“罗斯福”号舰长遭解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