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書房」腓特烈大帝的“帝王之路”:魅力有时比“大炮”更有用( 二 )


在如此悬殊的实力之下 , 普鲁士军队死伤惨重 , 节节败退 。 普鲁士的盟友英国 , 只是利用自己的海上优势对法国进行海岸封锁和殖民地攻击 , 在财政上援助普鲁士 。 而不是派兵参加到欧洲大陆的战场中 。 此时英国的态度有点暧昧 , 事实上 , 这次是英国人坐收渔翁之利 , 英国需要一个普鲁士 , 来牵制欧洲各大国 , 毕竟 , 英国人的外交政策一向来是光荣孤立 , 大陆制衡 。 俾斯麦曾说:“英国的政策从来就在于在欧洲寻找肯用自己的身躯维护英国利益的傻瓜 。 ” 无论如何 , 所谓的英国普鲁士同盟 , 实际上是让普鲁士当一个搅乱欧洲的“搅屎棍” 。
特蕾莎

「南書房」腓特烈大帝的“帝王之路”:魅力有时比“大炮”更有用
本文插图

奇迹降临
法国、奥地利、俄罗斯 , 三路大军已成合围之势 。 在四面楚歌之中 , 腓特烈不止一次地想到了自杀 。 局势还在一天一天的恶化 , 此时的普鲁士全国14岁以上的男性都已经去了服役 , 普鲁士已无力再战 。 到了1762年 , 拯救普鲁士的奇迹发生了 。
俄罗斯伊丽莎白女沙皇去世 , 继位的彼得三世是腓特烈大帝的狂热崇拜者 。 彼得三世宣布停止与普鲁士的战争 , 并倒戈一击 。 在俄罗斯倒戈后 , 瑞典宣布与普鲁士停战 。 彼得三世的所作所为无异于一个疯子 , 招致了全国上下的不满 。 不久彼得三世在一次政变中被其妻所杀 , 而他的妻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叶卡捷琳娜二世 。 叶卡捷琳娜二世宣布俄军退出战争 , 腓特烈在此期间 , 发动几次战役 , 打退了奥地利 。
彼得三世 , 自幼在北德意志小邦国荷尔斯泰因公国长大 , 是伊丽莎白女沙皇的侄子 , 伊丽莎白女沙皇死后无子嗣 , 他才得以继位 。 彼得三世在俄罗斯史书中 , 被描绘成一个精神不正常者 。 无论是后人对他的抹黑也好 , 还是他的确不正常 , 但事实上他如此疯狂的追星 , 已经让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 这样戏剧性的逆转 , 使得当时的人们瞠目结舌 。 人们纷纷说:“最聪明的腓特烈靠最白痴的彼得三世才得以活命 。 ”
一个人的魅力竟然能抵百万雄兵 , 竟然可以逆转乾坤 。 如果没有彼得三世这个忠实的粉丝 , 刚刚崛起的普鲁士就将化为尘土 , 而腓特烈大帝也将成为项羽式的人物 。

「南書房」腓特烈大帝的“帝王之路”:魅力有时比“大炮”更有用
本文插图

开明君主
七年战争使得西欧民生凋敝 , 十室九空 , 1763年 , 七年战争结束 。 普鲁士没有再征服奥地利的一寸土地 。 奥地利也没有夺回西里西亚 。 要说有什么改变的话 , 那就是腓特烈得到了一个千疮百孔的普鲁士 。 可以肯定的是 , 指挥了无数次经典战役的腓特烈 , 现在心里面最渴望的应该就是保持和平了吧?
23年后腓特烈大帝去世 , 在这23年间 , 腓特烈在废墟上重建普鲁士 , 改革内政在农业军事、教育、法律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 使得普鲁士拥有了廉洁高效的政府 , 训练有素的军队 。 1772年 , 参加了第一次俄、奥、普三国瓜分波兰 , 获得了波兰治下的西普鲁士 。 腓特烈给他的后代留下的 , 是一个当时欧洲最为文明、进步、现代化的国家 。 在他的领导下 , 普鲁士从一个小国成为欧洲第五大列强 。 同时腓特烈也是马基雅维利笔下所写的楷模君主 。
所谓的开明君主制 , 本质还是君主专制 。 腓特烈大帝和伏尔泰相交甚厚 , 事实上这也只不过是这个城府颇深的帝王利用这位思想家、哲学家来伪装自己的一种手段 。 腓特烈高喊开明的口号 , 貌似深得启蒙运动的精髓:自由、博爱、平等 , 他否定君权神授 , 人人都应该守法 , 又不止一次地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然而谁是那个立法者呢?

「南書房」腓特烈大帝的“帝王之路”:魅力有时比“大炮”更有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