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时光』无权者的腐败——隐藏在法律和道德暧昧间隙的“平庸之恶”( 二 )


所以树被折光并不是折树人的腐败 , 而是无权者放弃公共事务的结果 , 是无权者腐败的一个明显的表象 。
无权者的腐败三:放弃个人尊严
最近一则“山东高管被指性侵养女案”的新闻 , 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 有人在谴责甚至咒骂嫌疑人 , 也有人在质疑办案程序 。 不过就像此前提到的“有权者的腐败”在法治社会大都是可以通过程序识别 , 并最终惩罚的 。
但在这个蹊跷的案件中 , 三年的时间 , 一位母亲 , 把自己的女儿交予一个陌生的男人去抚养 , 我们虽然无法揣测其中原因 , 也无法在道德层面指责这位母亲什么 , 但我们完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定是基于某种原因 , 母亲彻底放弃了对女儿的抚养权 , 也就是放弃了自己的责任 。
很明显 , 这位母亲是一个“无权者” , 也许她的生活一团糟糕 , 贫困时刻困扰着她 , 在苦难的压迫下 , 她最终走向了“无权者腐败”的境地 。 这种腐败看似是值得同情的 , 指责她是不人道的 。 但就其导致的原因来看 , 就如停车那个例子里停车人与管理者的共谋一样 , 母亲和那个嫌疑犯在这个案件里 , 也同样是“共谋” , 即便母亲并不是出于自愿 。
用存在主义的话语来说:人既是智慧的 , 又是脆弱的 , 每个人力量和软弱的特殊互动消长 , 形成了他的自我完足性 , 也就是康德所说的“尊严” 。 而“无权者的腐败”正是对个人尊严的彻底放弃 。
『解毒时光』无权者的腐败——隐藏在法律和道德暧昧间隙的“平庸之恶”
本文插图

如果以上的话过于形而上的话 , 可以简单的阐释为:无论身处什么境况 , 一个独立的、有尊严的人都要明白 , 在决定自己行为的时候 , 人是自由的 , 这个自由意味着我们选择一种行为的同时 , 也要为这种行为的结果负责 。
有时候“无权者”会抱怨 , 自己过于无助 , 生活过于困苦 , 于是把自己的选择归结为生活所迫 , 因为贫困自己才会这样做 , 而对于这些行为的结果 , 自己也可以不承担责任 , 而是完全推脱到困境之上 , 因为困境让自己这样做 , 困境也要承担这个结果 。
“无权者”是值得同情的 , 但甘愿放弃“尊严” , 也就是放弃对自己行为的主动选择权以及负责的能力的时候 , “无权者”就是一个堕落的“腐败者” 。 他们跟那些“有权腐败者”并没有什么区别 , 甚至还多了一丝无赖的气息 , 多了很多为自己过错开脱的借口 。
无权者的腐败四:甘于无知
中国有句古话叫“秀才遇上兵 , 有理说不清” , 其实背后的意思是 , 在一种具有威胁性质的权力之下 , 理性的思辨和争论是没有意义的 。
试想一下 , 如果一个绝对的“无权者”长期生活在一些权力的压迫之下的时候 , 知识、思考、辩论能给他生活带来什么?也许除了被权力“拳打脚踢”之外 , 就再无其他收益了 。
人往往是在生活的经验中习得某一种思维方式 , 长此以往 , “无权者”就会认为知识和思考对他们能够保证安稳的生活是无用的 , 甚至是有害的 。 在这样的认知之下 , 只会产生一种结果——放弃思考 , 甘于无知 。
那么放弃了思考的人可以被指责么?甘于无知也是腐败么?
无知并不是腐败 , 但甘于无知就会让这个世界离恶的距离更近一些 。
『解毒时光』无权者的腐败——隐藏在法律和道德暧昧间隙的“平庸之恶”
本文插图

在亲身经历了纳粹的罪行之后 , 阿伦特得出了一个关于邪恶的深恶洞见:邪恶并不是一种卑鄙得超乎人的理解限度的想象 , 邪恶是产生于肤浅动机的反常行为 。 邪恶因动机的肤浅而平庸 。 邪恶的动机是平平常常的人性弱点 , 邪恶的动机人人能懂 , 并不需要高远深奥的理论解释 。
阿伦特这样描述到:“我的意思是指大恶虽然极端 , 但却不激进 , 它既不深刻 , 也不是妖魔 。 大恶能弥漫 , 能糟蹋世界 , 恰恰是因为它能像毒菌在表面扩散 。 我曾说过 , 邪恶与思想不能相互见容 , 因为思想要朝深里去、要追根究底 , 思想碰上邪恶 , 便无所进展 , 因为邪恶中空无一物 。 这就是平庸 , 只有善才有深度 , 才能激发创造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