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话历史」挽救60万中国军队,揭秘:抗战中这场成功的大突围

国家人文历史
Thefollowingarticleisfrom冷热军事史Author佑陵
冷热军事史
金戈铁马、炮声隆隆 , 权力角逐、文明兴衰 。
「孟话历史」挽救60万中国军队,揭秘:抗战中这场成功的大突围
文章图片
1938年4月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地区获得抗战正面作战第一次重大胜利 , 近一个月共歼敌一万多人 。 中国军队正乘胜追击 , 试图扩大战果 。 但台儿庄之战后日军也重新定位徐州战场 , 一场精心准备的徐州歼灭战开始酝酿 。
大捷之后的隐忧
4月3日 , 台儿庄战役正在进行之时 , 日本大本营就向华中派遣军和华北方面军下达预先号令 , 准备扩大徐州会战的规模 , 在徐州附近围歼中国军队主力 。 为此日军将中国战场上十五个师团中的十个投入徐州战场 。
「孟话历史」挽救60万中国军队,揭秘:抗战中这场成功的大突围
文章图片
台儿庄战斗
台儿庄战役胜利之后 , 中国军队也变得士气高涨 , 准备在徐州再创辉煌 。 战时最高指挥机构的军委会也被台儿庄胜利冲昏了头脑 , 变成了速胜论者 。 短短十多天的时间里将徐州五战区的总兵力从29个师增加到64个师 , 兵力接近60万人 。 李宗仁也抛弃了持久作战的想法 , 想以攻势作战来与日军一决雌雄 。
李宗仁的方案还是按照台儿庄的经验 , 采取将主力投入一线 , 正面吸引牵制 , 侧翼进行攻击的战术 。 并将部队分为鲁南兵团、鲁西兵团、淮南兵团、淮北兵团和战区总预备队 。 并将精锐编入鲁南军团 。
日军装甲部队
当时作战厅长刘斐提出了不同方案——迅速从追击状态改为机动防御状态 , 以少数部队与日军保持接触 , 主力控制在有利机动的地区 。
很显然 , 刘斐的方案是符合中国军队的实际情况 。 虽然中国军队士气高涨 , 但是由于战争初期的损失和武器装备的差距很难在进攻中占得便宜 。 这种机动防御的好处是战区统帅能有足够力量处理随时可以发生的情况 , 应用自如 。
但当时无论是蒋介石还是李宗仁都认为这个方案过于保守 , 在后来的实施上实际上是采用了李宗仁的方案 。
从左到右依次李宗仁、蒋介石、白崇禧
北线的苦斗
徐州战役第二阶段以日军再次进攻开场 。 这次进攻的还是日军第10师团 。 在日军确定扩大徐州会战的计划后 , 就抽调了五个大队补充第10师团 , 并以这两个师团接替了第10师团的后方防务 。
虽然兵力得到补充 , 但第10师团依旧寸步难行 。 在禹王山一带第10师团与刚刚抵达战场的滇军第60军苦战18个昼夜 。 位于台儿庄东南十公里的禹王山成了日军第10师团又一处伤心地 , 但徐州地区头等主力的60军同样损失惨重 , 十八天的战斗第60军伤亡高达三分之一 , 这个军已经丧失继续进攻作战的能力 。
【「孟话历史」挽救60万中国军队,揭秘:抗战中这场成功的大突围】作为日本钢军的第5师团同样不顺利 , 在南下途中遭到中央军52军、桂军46军两军的夹击 , 伤亡惨重 , 作为第5师团精锐的国崎支队在四月底每个基层中队伤亡都在60%-75% , 已经丧失了进攻能力 。
这时军委会和战区总指挥李宗仁还是很乐观的 。 4月30日军委会指示五战区转入攻势 , 但这时第5师团和第10师团已经连成一线 , 这种时候攻击实际上已经没有可能 。
北线的胶着与之前台儿庄的胶着极为相似 , 按照台儿庄的经验似乎又能复制一个同样的胜利 。 所以中国军队继续扩大战线不断向北线添加部队 。
危机出现
与北线的苦斗不同 , 淮南战场日军的攻击只遭到轻微抵抗 。 5月5日日军派遣第9师团和13师团北进 。 第一天就突破了桂军第7军的防线 , 4天后就攻陷蒙城 。 南线局势立刻极为吃紧 。
这时李宗仁赶紧抽调部队填补南线战场的漏洞 。 但作为最高统帅的蒋介石这时却很乐观 , 他认为这是一次各个击破日军的好机会 。 准备放弃最初的北线决战计划转向南线 。 下令李宗仁先行击破南线之敌 。 并将自己的王牌74军投入淮北战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