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马里奥·莱夫雷罗 | 发光的小说
【「小说」马里奥·莱夫雷罗 | 发光的小说】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马里奥·莱夫雷罗 | 发光的小说
- 每周荐书第146期 -
- 马里奥·莱夫雷罗《 发光的小说 》 -
本文插图
【乌拉圭】 马里奥·莱夫雷罗著
施杰 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年8月
在这部身后发表的作品里 , 乌拉圭作家马里奥·莱夫雷罗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一项任务之中:他要创作一部小说 , 把某些非同寻常的、被他称为“发光”的经历叙述出来 。 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后来他自己说的) , 但他还是尝试着去做了 , 成果便是这本《发光的小说》(由“奖金日记”和“发光的小说”两部分构成) 。
在本书一个又一个段落里 , 他历数着他看似庸常的生活 , 跟我们讲述起了他的怪癖、他的疑病症、他的广场恐惧、他的日夜颠倒、他对电脑的痴迷以及对梦的释义 。 他身边的女性们值得另辟一章 , 尤其是灵儿 , 她会给他做好吃的、陪他在蒙得维的亚散步、一同寻觅罗萨·恰塞尔的书及各种侦探小说 。
爱情、失意、衰老、对死亡的恐惧、虚构的诗意与本质 , 所有难以描述的发光的经历:一切都被记录在了这部不朽的杰作里 。
/试读/
“发光的小说”历史前言
我还不能肯定 , 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缘由或是最初的冲动 , 我开始尝试创作这部发光的小说 , 尽管它在第一章开篇就明确提到 , 那股冲动是源于某个令我魔怔的画面 , 而那个画面已经足够清晰 , 足够让读者们相信这最初的说法了 , 我自己想必也对此深信不疑 , 因为无论是那个画面 , 还是它引发的魔怔(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它常来拜访 , 以至于我自觉是有些魔怔了) , 我都记得再清楚不过了 。 我的疑问主要还在于 , 此刻当我回想起那时冲动的泉源 , 我的眼前却出现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画面 , 而从这会儿与我狭路相逢的这个画面来看 , 我最初的冲动是源于和一个朋友间的一段对话 。 我曾向这位朋友谈起过一段对我至关重要的个人经历 , 并说到 , 要把它改成一篇故事会是多么的困难 。 根据我的理论 , 某些特殊的经历在它变质之前是无法被叙述的 , 人不可能把它落到纸上 。 而我朋友坚称 , 只要我原封不动地把那晚跟他说的写下来 , 我就能得到一篇不错的故事了;我不仅能够写它 , 我还有责任写它 。 事实上 , 这两个画面并不矛盾;甚至说 , 只要认真读过第一章的开头 , 你就会认可它们 , 如今我在开始写这段文字之前刚刚把它细读过一遍 。 看来 , 这两条支流是从一开始就在的 , 但它们并没有混到一起 , 因为我在下笔之时尚未意识到 , 我恰恰就是在书写那段重要的经历 。 我讲到了那个穷追不舍的画面(这是在将写作所需的元素以一种特殊的形式进行陈列) , 随后又谈到了那个与之并行的渴望(就仿佛这是两码事似的) , 即书写某些被我划归为“发光”的经历 。 要到再往后几行我才自问道 , 这屈从于最初的冲动所写下的东西是否正是我渴望书写的东西?可那段话丝毫没有提到我的朋友 , 这让我觉得有点儿不公平 , 哪怕他已经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 还满世界说我坏话(人家告诉我的) 。 现在想想 , 很可能那会儿的我是真心相信 , 创作这故事是出于我自己的愿望 , 而彻底忘了它其实是缘起于朋友的推荐或授意 , 或者说 , 强加给我的任务 。 引起我注意的是 , 许久后的今天 , 我如此清晰地看穿了其中的因果关系:我朋友怂恿我写一篇我明知不能写的故事 , 且把它作为义务按到了我的头上;这番强迫仍然在暗暗向我施压;它被我的意识断然回绝 , 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 它开始以那个穷追不舍的画面的形式浮现在我眼前 , 同时狡猾地抹去了它的踪迹 , 毕竟强迫总会招来反抗嘛;为消除反抗 , 这个外来的义务化装成了内在的渴望 , 虽说原本渴望肯定是有的 , 我之所以会去跟朋友讲了那些 , 必然也是事出有因;或许我已经隐秘而敏锐地预见到 , 我朋友一定会想方设法逼着我做这件我觉得不可能的事的 。 我当时觉得不可能 , 如今还这么觉得 , 而不可能不足以作为不去做的理由 , 这点我原本就知道 , 只是我一直懒得去尝试那些不可能的事罢了 。 也许我朋友是对的 , 可对我来说从来就没有易事 。 此刻 , 我见自己怀揣着伪装成回忆的想象 , 简单摹写着当时我讲给朋友听的故事 , 一字未改 , 同时验证着此举的失败;我见自己把或许承载着那故事的五六页纸撕成了碎片 。 这很有可能是段真实的回忆 , 因为我记得自己曾经写过那个故事 , 尽管现如今 , 我的稿纸上已经再没有它的痕迹了 。 所以那魔怔般的画面应该就是出自这里了 , 它指明了要成功写下那件事 , 我该如何摆正位置;而书写那件事的愿望想必也是出自这里 , 只是此刻它已变身为书写其他重要经历的渴望 , 就像是在分解任务 , 以便抵达我想写或该写的那件事:我或许已经写过它 , 但之后又将它毁掉了 。 我想说的是 , 这背后很可能存在这样的理解 , 即我写作的失败要归因于环境的缺失、让其增光的上下文的缺失、一种特殊气氛的缺失 , 而这种气氛是由大量的画面和词汇构成的 , 它本该将那件逸事对读者造成的影响放大数倍 。 这就是我如何给自己找上的麻烦 , 因为所有这些环境 , 所有这些画面和词汇 , 渐渐将我引上了一条始料未及却十分符合逻辑的道路;这样的过程在我的主保圣人圣女大德兰的《灵心城堡》中就得到过完美的阐释 , 然而 , 光有阐释过程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明显不够的 , 人必须经历它们 , 只有经历才能学到 , 不过 , 也只有在经历的同时 , 人才会犯错 , 才会迷失方向 。 我觉得 , 在这些被我留下来的“发光的小说”的章节里 , 我几乎是在一开始就迷失了方向 , 而这五大章文字不过是在努力尝试找回迷失的方向罢了 。 努力尝试 , 是的 , 甚至还很值得表扬呢 , 尤其是当我们考虑到当时那些条件 , 它们一直伴随着这部小说 , 萦绕着它 , 最后又将它腰斩 。
推荐阅读
- 「冯骥才」小小说阅读教学,难在哪?
- 薛瑶:五本绝对让你眼前一亮的反套路小说,脑洞清奇文笔佳,书荒别错过
- 小马哥推文@四本近期评分8以上的热门玄幻小说,故事精彩,让人忍不住追看!
- 『中原作家群』漯河作家南豫见长篇小说《扶贫记》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 趣投稿@小说情节来了?总裁夫人手撕张大奕!
- 『公案』四月读书季,三部侠义公案小说,带来难得的古典阅读享受
- #人物#猫腻:我的小说有辣子和葱
- 『老书虫』前期慢热的3本网络小说:多一点耐心,少一点书荒
- 想象力:“脑补”小说画面,竟是大脑的一种神奇能力!想象力如何影响我们“看”世界
- 『文学教育』小说家如何制礼作乐 | 胥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