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尚志】战斗在白山黑水 赵尚志巴彦抗战

为了打击日本侵略者 , 抗日英雄赵尚志 , 生前曾在黑龙江省巴彦县的大地上战斗了一年半 。
1932年4月 , 中共满洲省委决定赵尚志任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 , 专门从事组织、领导反日武装斗争的工作 。 1932年5月下旬 , 为了解各地反日斗争的开展情况 , 中共满洲省委派遣赵尚志到哈北地区巡视 。 6月初 , 赵尚志来到巴彦县境内 , 找到张甲洲任总指挥的反日武装巴彦抗日游击队 。
【赵尚志】战斗在白山黑水 赵尚志巴彦抗战
文章图片

赵尚志全身铜塑像在通北林区冰趟子战斗遗迹地落成 。
巴彦抗日游击队始建于1932年5月23日 , 是“九·一八”事变后 , 在北满地区成立最早、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 。 1932年4月末 , 在北平清华大学读书的张甲洲(巴彦县振东乡张家油坊屯人 。 193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 曾任中共北平西郊区委书记、北平市委宣传部长等职) , 经中共北平党组织批准 , 回到哈尔滨与中共满洲省委取得联系后 , 被省委书记罗登贤派回巴彦县组织抗日游击队 。 张甲洲等人来到巴彦县后 , 于5月23日正式成立巴彦抗日游击队 , 并任总指挥 。
【赵尚志】战斗在白山黑水 赵尚志巴彦抗战
文章图片

赵尚志找到张甲洲后 , 中共满洲省委为加强对这支反日武装的领导 , 决定将赵尚志留在巴彦 , 任巴彦抗日游击队参谋长 。 因为当时赵尚志化名李育才 , 又因为他是个小个子 , 所以游击队员都称他为“小李先生” , 并都感到“小李先生”不是一般人 , 但他们不知道 , 此人正是名震四海的抗联英雄赵尚志 。
赵尚志在了解了这支抗日队伍的实际情况后 , 感到部队队员多是来自农村的贫苦农民 。 因此 , 只要确定很好的策略方法 , 建立群众团体 , 开展农民工作 , 打击流氓惯匪及反动头子 , 就有转变成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的可能 。 为了把这支队伍建成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 , 赵尚志认为必须想办法使这支队伍发生根本转变 。 为此 , 他提出“建立中心队伍”的建议 。 要通过中心队伍带动 , 影响整个部队 , 使之成为脱离种种不良习气的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 。 这一建议得到了张甲洲的赞同 。
【赵尚志】战斗在白山黑水 赵尚志巴彦抗战
文章图片

于是 , 以“模范队”的名义 , 从各队抽调出20名年纪轻、品质好、体格壮的战士 , 将中心队伍组织起来了 。 模范队军纪要求特别严格 , 战斗中要冲锋在前 , 退却在后 。 战士干部不许说土匪黑话 , 干部不许有军阀作风 , 官兵不许损害群众利益 。 全队要处处发挥先锋作用 , 成为游击队的中坚和榜样 。 模范队的成立 , 使游击队逐渐发生变化 , 队内思想政治工作得到了加强 , 游击队与群众的关系也逐步得到改善 。
【赵尚志】战斗在白山黑水 赵尚志巴彦抗战
文章图片

1932年7月 , 为了壮大实力 , 抗击日本侵略者 , 巴彦抗日游击队指挥部决定部队西渡少陵河 , 到巴彦西部地区活动 , 继续扩充队伍 。 在强渡少陵河途中 , 部队遭到一支地主武装的截击 。 战斗中 , 一颗流弹从赵尚志戴的顶部高凸的草帽上穿过 , 帽头被敌弹横穿一洞 。 真是多亏他个头矮小 , 遂免于难 ,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 部队渡过少陵河后 , 活动于西集镇以北、呼兰县东部一带 。 在这里 , 赵尚志宣布只要反日救国 , 不管什么人 , 游击队都收留 。 因此队伍迅速发展 , 由西渡少陵河前的200多人 , 增加到600余人 。
8月中旬 , 随着反日斗争的开展和队伍的逐渐壮大起来 。 为打击日本侵略者扶植起来的伪县政权 , 振奋民众反日斗志 , 张甲洲和赵尚志决定联合其他反日武装共同攻占巴彦县城 。 当时 , 有一支在巴彦、呼兰一带活动的300余人的武装 , 是旧东北军马占山的部下 , 团长叫才鸿猷 , 人称“才团”;另有一个外号叫“绿林好”的“好汉”率领的一支200余人的山林队 。 这两支队伍经张甲洲和赵尚志的说服教育 , 同意联合抗日 , 并决议三方联合 , 在8月30日 , 以头遍鸡叫为号 , 共同攻打巴彦县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