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商标抢注背后:“暴富神话”与抢标灰产( 二 )


这也意味着 , 商标局专业审查人员此前并未看出异样、任其通过了初审 , 直至公告阶段才被公众发现 。 当然 , 该商标申请最终被驳回 , 因为根据规定 , 与国家机关相同或相似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
今年以来 , 除了上述“火神山烤鱼”商标被申请抢注外 , 在中国商标网 , “瑞德西韦”“方舱”等疫情热词 , 均被申请商标注册 。 为此 , 多家媒体撰文痛斥这些行为触底人心道德 。
暴富神话与待价而沽
奇葩商标被“拼手速” , 只是巨大利益链的冰山一角 。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向澎湃新闻表示 , 商标注册申请适用“申请在先”和“使用在先”原则 , 简单说 , 越早提出申请 , 越可能被核准 。 因此 , 很多人或机构“热衷”的商标抢注 , 有的是正当权利保护 , 有的则是出于谋利 。
事实上 , 在商标注册市场 , 一直有一“标”暴富的“神话” , 并被人认为“抢注商标比买彩票中奖还赚钱” 。
2006年 , 中国经营网报道 , 北京侯姓工程师花费千元注册了“莫言醉”白酒商标 ,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 , “莫言醉”商标被知名白酒企业以1000万元收购 。
2010年7月 , 央视网披露 , 江苏无锡一家体育用品企业女老板在电视里首次看到华人球员林书豪 , 惊为天人 , 随后花4460元注册“林书豪”商标 。 两年后 , “林书豪”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估价值约1亿元人民币 。
不过 , 据澎湃新闻在国家商标局官网查询 , 无锡老板最早申请的“林书豪” , 其商标申请状态已是“无效” , 而2010年至2017年 , 一共有315个“林书豪”注册申请 。
据多家媒体报道 , 2015年《花千骨》热播 , 酒企老板俞某偶然看到“洪荒之力” , 便在10月份以1300元申请“洪荒之力”商标 , 随后有400余人、企业跟风申请注册 , 类目五花八门 。 2016年8月8日奥运会傅园慧一句“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了”让这个词火了 , 4天内又有200余人申请“洪荒之力”商标 。
据河南商报报道 , 直到2016年11月14日 , 俞某才拿到工商总局核准注册的商标证书 。 2017年 , 俞某注册的“洪荒之力”商标以100万元售出 。 转手之间 , 涨了768倍 。
4月1日 , 澎湃新闻登陆国家商标局官网查询“洪荒之力” , 发现共有683个商标 , 最早注册的是2015年9月25日 , 最近注册的是2020年3月1日 。
广东省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南粤商标事务所所长余飞峰告诉澎湃新闻 , 从动机和环境而言 , 商标(品牌/名称)本身蕴藏的无形价值 , 是恶意抢注日渐增多的诱因;而商标注册取得制和先申请原则 , 则为商标抢注行为提供了得以存在的制度基础 。 就商标先申请制度而言 , 本身就包含着对先行注册商标行为的鼓励 , 其仅排除对于公共利益和其他民事主体权利的侵害 。
2001年新《商标法》准许个人注册商标 , 等于是放开了“闸门” , 申请注册商标的门槛大大降低 。 那时 , 注册一个商标尚需1000余元 , 但一旦“中标” , 买卖双方“对眼”就能转手卖数万元甚至更多 。
这些年 , 商标抢注、转让动辄数十万、上百万、千万甚至估值上亿的新闻 , 让这种不用动手、躺着挣钱的“生意经”不断被神化 。 加之商标注册代理行业不断扩增 , 商标注册费从千余元降至数百元 , 商标囤积也逐渐白热化 。
据知识产权领域自媒体披露 , 2017年 , 侯某以个人的名义一年内申请注册了5700多件商标 , 碾压一众大企业 。 2018年 , 一位翟姓老板利用名下两家贸易公司 , 6月27日一天申请5060件商标 , 7月27日一天申请商标5753件 , 仅这2天的商标注册费就耗费300余万 。
4月9日 , 澎湃新闻登陆中国商标网查询 , 侯某从2002年6月至2019年6月 , 累计申请注册8464个商标 。 另有一名翟姓老板利用名下的公司在2018年6月27日一天申请注册商标数5061件 , 利用名下另一家公司在一个月后的7月27日一天申请注册商标数5754件 。 不过 , 随机点开部分商标 , 绝大多数状态为“无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