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宋念申谈东亚:清朝没有“停滞”日本未曾“锁国”

近代东亚国家未曾“闭关锁国” , 只是在后来的历史叙述中 , 为了配合“开国”的意义 , 完善欧美主导的“现代化”逻辑 , “锁国”才成为神话——这是历史学者宋念申在新书《发现东亚》中写到的“新常识” 。 他重构了东亚三国在近代史上的一些经典叙事:
“马戛尔尼使华”长期以来被视为清朝外交失败的典型案例 , 但其实乾隆皇帝拒绝英国使团 , 不是因为中国拒绝贸易 , 而恰恰是因为中国早将外贸规范管理;
提出过“脱亚”的日本“近代之父”福泽渝吉并未说过“入欧” , “脱亚论”在明治维新时期反响平平 , 却在二战之后吊诡地“复活”;
看上去最为保守的朝鲜也不是“隐士之国” , 朝鲜士人对西学和天主教的态度颇为主动 , 西学也刺激了现代朝鲜身份意识的形成……
宋念申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 , 现任教于美国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郡分校 。 他自2015年起在澎湃新闻发表“发现东亚”专栏 , 近日这个系列结集成书出版 , 仍沿用原题 。 宋念申说 , 使用“发现”一词 , 有追随美国汉学家柯文(Paul A. Cohen)《在中国发现历史》的意思 , 其中包涵了对“东亚”与“现代”的重新思考 。
东亚世界的现代化始于何时?
一种司空见惯的表述是:1840年鸦片战争打破了大清“天朝上国”的美梦 , 1853年“黑船来航”事件使得美国舰队扣开了日本幕府的大门 。 但在这种模式化的答案中 , 所谓“现代” , 被默认为19世纪随着欧洲殖民势力扩张而到来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转型 , 因此宋念申称之为“殖民现代” 。
宋念申试图梳理出一个不以欧洲殖民势力扩张为参照的“东亚现代” , 即从东亚社会本身寻找内在动力 。 他指出 , 清代中国、江户日本以及李氏朝鲜 , 都不缺少新鲜思想的迸发 , 东亚世界的农学、地理、医学等实学发展 , 近代国家思想形成 , 主动寻求对外交流等等 , 都发生在欧美的坚船利炮到来之前 。
东亚■宋念申谈东亚:清朝没有“停滞”日本未曾“锁国”
文章图片

表现“马戛尔尼使华”的讽刺漫画《在北京朝廷接见外交使团》 , 发表于1792年9月14日 , 比马嘎尔尼使团出发的实际时间还早一个月 , 画家的想象反映了欧洲18世纪以来对亚洲的态度 。
在《发现东亚》中 , 宋念申写道:是16世纪的一场战争开启了东亚的“现代时间” 。 “从16世纪末到17世纪中的几十年 , 由朝鲜之战和满洲崛起带来的大变动 , 是东亚整体步入现代的一个开端 。 ”
而这场改变东亚世界的战争 , 至今没有统一的名称 。 朝韩以干支纪年称之为“壬辰倭乱”或“壬辰卫国战争” , 突出抗争主体;日本史籍称“朝鲜征伐”、二战后改称“文禄·庆长之役” , 突出丰臣雄才大略和武将勇猛善战;中国史料称之为“万历朝鲜之役” , 可见历史上中原与半岛的主从关系 。 对历史事件的不同命名 , 反映出视角、意识形态和国家立场的不同 。
这也折射出东亚现实问题中最复杂的一面:如何记忆东亚现代?在当下 , 东亚区域合作异常艰难 , 有美国等外部因素 , 更有内部因素;有频繁引爆公众舆论的领土争端 , 更有矛盾重重的历史记忆 。
宋念申指出 , 困扰今天东亚的历史认知问题 , 归根结底不是对于某一场战争、某一个人、某件事的认定 , 而是对于现代性观念的认定 。 从19世纪后期开始 , 东亚逐渐接受了一种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单向的、发展主义的时间观 , 而今天我们需要反思这种史观 。 近年来学界对“何为东亚”、“何为中国”的讨论日渐增多 , 正体现了知识界对重新探讨历史认知、区域认知的迫切要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