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宋念申谈东亚:清朝没有“停滞”日本未曾“锁国”( 三 )
文章图片
美国当代年轻人对日本的兴趣有所下降 , 对中国和韩国的兴趣相对上升了 。 图为刊登在《华尔街日报》第一版的韩语宣传广告(右下角) 。
澎湃新闻:您在《发现东亚》中重新解读了“脱亚入欧”、“闭关锁国”、“马嘎尔尼使华”等人们耳熟能详的近代史概念 , 指出它们是后见之明下的“重新发现” 。 学界是否做过详细的知识考古 , 这些概念是如何被误解或建构的?被“后见之明”掩盖的、东亚自身的发展理路 , 为什么会轻易地中断?
宋念申:当然 , 这些在史学界已经不是什么新观点了 。 美国学界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质疑、批判“闭关锁国”说 , 那个时候的背景 , 是日本经济的强势崛起 , 很多学者开始探寻日本走向现代的独特经验 , 觉得过去所谓“锁国”、“开国”的逻辑无法解释这种巨大的动力 。 另一个背景 , 跟后现代主义、特别是福柯哲学的兴起相关 , 学者们开始反思我们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身 , 认为我们的概念、分类、逻辑等等并不是“客观知识” , 而是需要放到时间脉络中考察的对象 。 我们发现:过去习以为常、不假思索就接受的历史观念 , 本身就是特定意识形态框架下的产物 , 它需要不断被反省 。 说到底 , 历史从来都是在不断“误解”中建构的 , 这其实恰恰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 。 我们的解释总是随着时代、视野、格局的改变而改变 , 当我们破除一些旧的神话 , 有可能同时又建立起新的神话 。 所以历史需要不断反思检讨 。
具体说到现代东亚 , 对它的知识建构 , 影响最大的还是近代以来的被殖民经验 。 不但东亚 , 世界所有地区的历史都被“殖民现代”的逻辑所斩断 。 一方面因为殖民主义的硬实力和软力量都确实很强大 ,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东亚在殖民主义时代的特殊地位:中国和日本虽然都遭受过殖民主义侵害 , 但没有被完全殖民 , 所以很容易出于富国强兵的需要 , 去接受、拥抱强大的殖民现代逻辑 。 当我们自身都接受了 , 当然就更会否认内在发展理路了 。
文章图片
作为历史事件的“鸦片战争”或“黑船来航” , 都是被无限意识形态化的话题 , 是以“殖民现代”作为标准来衡量的标志性事件 。
澎湃新闻:当代东亚的问题 , 很多时候与矛盾重重的历史记忆有关 。 对20世纪那场战争的记忆 , 至今是东亚合作最难克服的障碍 。 您也指出 , 这是东亚世界和近代欧洲国际关系非常不一样的地方 。 能否分析一下这种不同?为什么东亚不能实现欧洲国家之间的那种和解?
宋念申:东亚当今难以克服的历史问题 , 是出于我们至今未能彻底清理殖民时代、冷战时代和后冷战时代的历史遗留 , 结果使这些遗留层层叠加 , 越来越难以解决 。 欧洲其实也有历史问题 , 但因为不同层面的问题解决得相对彻底 , 所以没有东亚那么麻烦 。
我们就以朝鲜半岛为例:朝鲜从1910年被日本吞并 , 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 二战后 , 许多国家通过去殖民运动 , 完成了对殖民遗产的清理 。 可朝鲜因为立刻陷入冷战对抗的格局 , 美国在南方继承了日据时代的国家机器 , 结果去殖民化极其不彻底——这也是朝鲜战争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 朝鲜战争本来是场内战 , 最后变成了两个意识形态阵营强力介入的国际战争、一场冷战中的热战 。 这就在本未解决的殖民遗产上又加上了冷战遗产 。 冷战结束后 , 俄韩、中韩建交 , 朝鲜问题曾一度朝着和解的方向迈进 。 结果由于美国政府更迭 , 一个主张单边主义的总统上台 , 和解的大门再度关闭 , 这刺激得朝鲜下定决心研发核武 。 所以我们在朝鲜半岛上 , 看到的是殖民、冷战、后冷战时代的矛盾层层交织 , 解决起来困难重重 。
推荐阅读
- 胡雪岩:清朝首富胡雪岩缺一项专利,被李鸿章整破产,死前留五字经商秘诀
- [爱新觉罗·显]她是清朝最后一位格格,隐姓埋名活到2014年,临死前说出皇家丑闻
- 『』不只是喂奶那么简单,清朝皇室乳母,到底是以什么角色存在?
- 『爱新觉罗』清朝灭亡后满清贵族都去了哪里,他们改姓成什么
- 『皇后』大清最幸福的皇后 死后皇帝老公思念了五十一年
- 『载沣』这个年轻人,只用3年,便葬送了清朝276年的江山
- 【溥仪】为啥清朝灭亡的时候,当时的人没杀掉溥仪?
- 慈禧@为何慈禧的权力,在清朝末期40余年间,没有人可以动摇?
- 【太监】清朝最后一个太监口述,半夜伺候妃子,身上必须要藏这样东西
- 「慈禧」清朝民间传说,慈禧中年寡居,竟然怀孕了?真相到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