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趣味港博 | 你知道青铜器中鼎、鬲的区别吗?( 二 )
鼎上都有耳 , 供提抬用 , 这种耳竖立在鼎的口沿之上 , 叫立耳 。春秋之后鼎的体形变矮 , 上部加了盖 , 耳便移到腹壁外伸出 , 叫附耳 。楚国一向和中央闹对立 , 自行一套 , 楚国的鼎耳斜斜向两旁伸出 , 既不立也不附 , 而是叫撇耳 , 上部没有盖 , 这应算是鼎的第三种形式的耳 , 也可看做是楚国叫板中央的一种桀骜不驯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商代的饕餮纹鬲
鼎身上的纹饰 , 商代多是饕餮纹 , 布满全器 。西周之后 , 多为带状的二方连续图案 。春秋战国之后 , 鼎身是细密的螭纹和蟠虺纹 。中国青铜器上的人像不多 , 有一只大禾鼎却是例外 , 这只鼎出土于湖南宁乡 , 是只方鼎 。它一反常规地在鼎的四个面上以巨大的人面做纹饰 , 四个人面都是一个模样 , 只具脸形 , 没有须发和头饰 , 他们表情冷峻 , 显示出一种威严 , 满满地充实着鼎的上下空间 。鼎上棱角铸造得异常锋利 , 鼎体和四足上都有异常突出的扉棱 , 锋芒毕露 , 咄咄逼人 。这人面究竟是谁?帝王 , 还是神鬼?鼎上刻有“大禾”的铭文 , 似乎铸造它的目的是为了祈求田里的禾苗长得旺盛 , 那就是禾神吗?给后代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 。
由于鼎的重要 , 鼎上多有铭 , 或是说明铸鼎的目的 , 或是刻记某种事件 , 或者仅仅镌有铸造者或主人的名字 。这些铭文有铸在器外的 , 有铸在器内的 , 也有铸在人所难见的器物一角的 。铭文最多的一只鼎是毛公鼎 , 是西周晚期的青铜器 , 出土于陕西歧山的周原遗址 , 鼎的内腹里竟然镌有499个字 , 这是中国单件器皿中的铭文最长者 。
与鼎相似的 , 是鬲 。鬲也是一种烹煮用具 , 是煮粥饭的 。它的形状与鼎相似 , 但两者最大的区别是鬲是款足 。“款足谓之鬲”、“空足曰鬲” 。所谓款足或空足 , 就是指鬲的足是一种袋形 , 中间是空的 , 液体可以从鬲腹中流入到足中去 。这样在鬲下架火加热 , 则鬲的受热面积增大 , 易于烧熟 。鬲早在陶器中出现 , 是受到动物下垂乳房的启示 , 以后移用到青铜器中去 , 在西周中期很流行 , 足见周人农业生产的比重增加 , 粮食多了 , 鬲的数量就多了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西周时期的刖刑奴隶守门鬲
有一只在陕西扶风出土的刖刑奴守门铜鬲 。这只不足18㎝高的器皿既独特又精致 , 它是方形的 , 两侧有双耳耸起 , 每耳的两侧都有两条龙从下部爬攀在上 , 作回首还望状 。鬲的下部 , 原应是款足的地方 , 却是做成了一只箱式的结构 , 有四条螭龙做了足 。在四足的中间的箱式结构正中 , 开有两扇门 , 可以自由开启 。门的正中装有一门闩 , 闩上的钮是一个小小的奴隶 , 却是只有一条腿 。显然 , 这是一个受了刖刑后的人 。刖刑就是被砍去腿 , 是古代最残忍的刑罚之一 。一个奴隶在受了刖刑之后 , 失去了一条腿 , 还要被罚为主人守门 , 令人发指!
来源:美术报
推荐阅读
- ■南阳历史上最具代表性十大人物
- ##敌国王室后裔,感念优待重用,后半生为中国征战,功绩无人超越
- @中国十大帝王陵,繁华尽处是苍凉!
- 「」【敦煌小常识】供养人—中国古代人物画像的集大成者
- :为何说中国诗歌的核心是意境艺术?什么是意象?什么是意境?
- 「销量」中国国产自行车品牌大全球最贵10大顶级老牌自行车品牌排行榜
- #途观#20万预算,你会怎样选车?
- 大众■原创 20万预算,你会怎样选车?
- [溧阳]2020中国·溧阳茶叶节云上邀约全球茶友 开启“茶圈”派对
- 中国新闻网:中国四座“世界美食之都”相聚“云端” 发布“扬州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