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雅楠博士:瑞幸,谁之过谁之责?( 四 )


其次 , 要有理性的态度去面对做空机构并运用合理的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 。 空头是资本市场的“鬣狗” , “生态圈”不可缺少的角色 。 上市公司被做空 , 其实是获得资本市场更多理解和认可的机会 , 应对空头是中概股走向国际资本市场并成长成熟的一门“必修课” 。 嗜血的空头也是“刀头舔血” , 借股票就是与多头对赌 。 做空报告是射向多头的“毒镖” , 因此吃官司、败诉也是家常便饭 。 当年做空唯品会的那帮空头也是被打得满地找牙 。
第三 , 要有扎实的研究精神和与市场沟通的信息对称能力 。 这次做空机构能对瑞幸下如此功夫 , 能派人在981个瑞幸咖啡门店里数人头、检查小票;能把瑞幸的所有高管、董事的个人资料翻个底朝天;能雇佣92个全职员工和1418个兼职员工调查瑞幸;能累计收集了25843张购物小票;并且对瑞幸门店拍摄了11260小时的监控视频 , 足见要得出做空结论花费了充分的研究调查 , 虽然不一定全面 。 两相对比 , 中概股公司和投行机构不应只停留在“星巴克 X 7-11 X COSTCO X 亚马逊”的故事中 , 还是要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的扎实数据支撑 。
吴雅楠博士:瑞幸,谁之过谁之责?
文章图片

大家都希望股市长虹 。 但是一次又一次的金融危机告诉我们 , 吹大新的泡沫并不能解决之前旧的泡沫 。 时下这一轮美国“十年长牛”的崩盘 , 也是过去几年的美国上市公司举债回购所构造的“杠杆牛”泡沫已经严重背离很多企业自身的资本回报 , 从而在最后一根稻草的刺破下 , 而泡沫破裂 。 滚滚而来的欲望洪流中 , 真相也越来越容易被隐藏 , 泡沫的制造者在市场的共同参与下把泡沫吹得越来越大 , 使得更多局外人很难辨别什么是真相 , 什么是泡沫 。
我们应该承认 , 做空机制作为市场中最有制衡力的一环 , 对真相有着捍卫之职 , 是戳破泡泡和谎言的始作俑者 。 无论是浑水还是香橼 , 这些以利润为前提的做空者 , 都曾经拆穿过一些企业的造假行为 , 让造假者背负了沉痛的代价 。 但做空者同时又身处在离谎言最近的地方——为真相代言 , 也就拥有了捏造谎言的可能 。 这既是矛 , 也是盾!要想让空头去讲道德良心 , 似乎不是那么现实 。 在经历了漫长的蛰伏之后 , 面对可疑的猎物 , 是选择用谎言做武器 , 还是选择尊重事实真相?大部分空头第一时间会去评估说谎的危险程度 , 是否值得冒险去攫取嗅觉的利润! 。 只要有市场存在 , 做空者就不会消失 。 在一个良性的市场生态中 , 既要考虑保护和捍卫企业的自身权益 , 并且用市场来惩罚那些“居心不良”的空头 , 以市场化的机制使得上市企业优胜劣汰 , 大浪淘沙 , 最终形成以市场驱动的有效定价的良性循环 。
瑞幸 , 谁之过 , 谁之责?泡沫与真相 , 如何辨别?这既是做空者要解决的课题 , 也是企业、投资人和市场参与者都需要扪心自问的自省 。
作者简介:吴雅楠 , 特许金融分析师(CFA) , 1996年获统计物理博士;逾20年海外及国内投资管理经验 , 曾任加拿大道明资产管理公司副总裁和高级投资经理 , 管理逾300亿加元资产并获得优异投资业绩 。 现为北京市特聘专家 , 中关村“高聚工程”创业领军人才 , 中关村“海聚人才” , 中国教育部“春晖计划”专家 , 《量化投资与对冲基金》编委 , “上海金融创新投资系列论坛”组委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