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永不迟到的祭奠——这是1343座无名红军墓背后的故事( 二 )
虽然“红军墓”石碑历经风雨侵蚀 , 字迹已模糊不清 , 它却清晰地告诉后人:不远处的墓群所葬烈士主要为闽浙赣苏区红军官兵和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 。
“80多年后 , 谁又知道长眠在山岗上的他们 , 叫什么名字 , 家在哪里?”郭石粼和战友们陷入了沉思 。
张山头 , 是一个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 ,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当年红十军入闽作战时 , 曾在这里设立医院 , 方志敏到此看望慰问伤病员 , 还派特务营来保卫医院 。
红丝飘动 , 山河无言 。郭石粼望着张山头1343座烈士墓 , 心情格外凝重——这里曾发生过多次战斗 , 战事最激烈的时候 , 牺牲红军流淌的鲜血染红竹林 。驻地群众担心反动派知道红军姓名后 , 会株连烈士家属 , 因此不敢标注姓名 , 只用三块青砖搭成简易墓穴 , 将遗体就近掩埋在后山 。
多么惋惜!先烈们牺牲时那么年轻 , 很多甚至只有十六七岁 。多么遗憾!他们为国壮烈牺牲 , 直到现在才被发现 。
1343座烈士墓中 , 只有当时红军医院院长王日华 , 留下了姓名 , 其余墓前只有后人写下的一个编号 。因为没有名字 , 他们的家人至今都不知道他们埋葬在这里 。
年轻的武警官兵们小心翼翼将竹竿上的红色飘带取下 , 洗去尘土 , 再重新系上 。红飘带像先辈的鲜血一样流淌在他们手中 , 仿佛触摸到了先烈们的英魂 , “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是谁 , 但我知道他们为了谁” 。
那次下山后 , 郭石粼便把张山头的无名英烈故事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中 。后来 , 每次去瞻仰红军墓 , 他都会把自己的感想和体会记在上面 。
郭石粼说:“传承革命精神 , 继承先辈传统 , 我们有责任将张山头的红色历史传递给更多人 。”
“茫茫青山 , 爷爷的墓已无处可寻”
最近 , 武警南平支队援建的“红军文化长廊”有了新的进展 , 以张山头无名烈士墓群为主题的军史建设项目正式列入规划 。
在即将陈列的历史资料中 , 一张照片格外引人注目——照片中一名身着白色上衣的精瘦汉子在“红军墓”石碑前掩面而泣 。
他叫潘迪渊 , 江西余干人 。作为张山头无名烈士墓群中目前唯一一个找到亲人的红军烈士后代 , 2019年清明时节 , 他来到这里 , 将一抔曾浸染爷爷鲜血的黄土 , 带回了江西老家 。
如果没有听到潘迪渊亲口讲述这段曲折的寻亲之旅 , 采访人员和很多人一样 , 一定会觉得他是如此幸运——
1983年编印的《福建省崇安县革命烈士名录》 , 记录有名有姓的烈士只有15位 。潘迪渊的爷爷潘骥是这1343名无名烈士中 , 唯一被亲人找到的 。
采访人员拨通了潘迪渊的电话 。得知自己到张山头祭奠爷爷的照片将成为“红军文化长廊”的历史陈列资料 , 潘迪渊很激动:“如果父亲泉下有灵 , 得知我们的寻亲之路能以这种特殊的形式保存下来 , 一定会安息的 。”
12年前 , 潘迪渊的父亲潘嘉馥临终前对他千叮万嘱:“一定要找到你爷爷的遗骨 , 把爷爷接回家 , 让他落叶归根 。”
“听家里人说 , 我爷爷最后一次回家是1926年 。此后几十年间一直杳无音讯 。”潘迪渊推测 , 很可能是担心牵连家人 , 爷爷参加革命后改了名字 。
事情终于在1998年有了进展 。父子俩在方志敏的遗著《可爱的中国》里 , 读到这样的话:团长潘骥同志 , 在攻土屋时 , 被敌弹打破了嘴巴 , 抬回来待了三天就牺牲了 。
经多方验证 , 确认潘骥就是潘嘉馥的父亲 。
据有关史料记载 , 1931年6月 , 潘骥被派往闽北 , 在梭坨杨攻打土屋的战斗中被敌方射来的子弹击中脸部 , 牺牲时只有35岁 。
寻找 “梭坨杨” , 成为寻找爷爷的线索 。揣着这个地名 , 潘嘉馥去了江西境内的乐平、玉山县 , 福建的建阳和武夷山等地 , 却始终无果 。
半世寻找 , 一生牵挂 , 漫漫寻亲路 , 潘嘉馥走了几十年 。
落叶归根 , 是中国人的传统 。父亲去世后 , 潘迪渊将继续寻找爷爷当作自己的使命 。“后来 , 为了找这个‘梭坨杨’我把一切可能有用的手段都用上了 , 实地询问 , 上网求助 , 加入户外运动群 , 还参加了蓝天救援队……”
推荐阅读
- [坦克]二战德军第一王牌坦克手的故事:苏军坦克的噩梦
- 「」【特写】武警和记者的爱情故事:理解和支持是最浪漫的事
- 『2019年,舰艇』《走进中国战舰丛书》实现11个语种版权输出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 『过程』钣金零件手工打磨 揭秘运-20制造过程中不为人知的故事
- 【】团长故事里摔跤、“顺拐”的老兵,是他的父亲
- 『高原』高原军人的爱情故事:翻越青藏高原来嫁你
- :楚立云护士长的战疫故事:军民一家亲,患者永远是我们的家人
- [小兰]武汉女孩美国街头“求拥抱”,留学生把这个故事写成了歌
- 【飞机】与“死神”的交锋,歼-8试飞中那些不得不说的惊险故事
- ##“95后”军医高富国和一位81岁患者奶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