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永不迟到的祭奠——这是1343座无名红军墓背后的故事
武警福建总队南平支队官兵接力守护无名红军烈士墓——
张山头:1343座无字的丰碑
■解放军报采访人员 李一叶 通讯员 龙 涛 余正会 田 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三块青砖 , 一根竹竿 , 一条红飘带 , 就标记了一处红军墓冢 。李 涛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武警南平支队官兵瞻仰张山头无名红军墓群 , 图为特战队员在纪念碑前组织重温入党誓词仪式 。罗 武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武警南平支队执勤三大队利用新兵下连时机 , 组织官兵祭扫张山头无名红军墓群 。李 涛摄
“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震撼”
刚入4月 ,83岁的老奶奶张牵英倚靠在村头的黄土墙前 , 一遍又一遍朝山下那条路张望 。
清明时节 , 闽北武夷山深处 , 竹林又吐新翠 。往年这个时候 , 穿着绿军装的子弟兵 , 就会沿这条路爬上海拔800多米的张山头 , 仔细清除无名红军烈士墓群中的杂草 , 为烈士们献上花篮 。
张奶奶和村民们则会早早烤熟地瓜 , 盛在铁盆中 , 端到村口的青石路旁 , 迎接子弟兵的到来 。
虽然早就听说因为疫情 , 今年清明部队很可能不上山了 , 可张奶奶还在等待着、牵挂着——她早已经把这些子弟兵当成了家人 , 盼着孩子们能回家看看 。
山下 , 武警福建总队南平支队执勤三大队大队长陈友云心里也有一份牵挂 。自2016年起 , 三大队官兵开始守护张山头的1343座无名红军烈士墓 , 他们与附近的十来户村民结下深深的情谊 。每年清明上山祭奠无名烈士已经成为大队的一项传统 。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 今年的户外祭扫活动肯定是不能举行了 。清明节前 , 陈友云从家中匆匆赶回部队 , 隔离期刚刚解除 , 就召集执勤三大队的官兵围坐在一起 , 追思烈士崇高精神 。
下士郭石粼有个特殊的小册子 , 上面记录的是张山头那1343座无名烈士墓的故事 。身为班长的他 , 也担负着大队红色讲解员的任务 。
2016年 , 离驻地20多公里外的深山里 , 发现大片无名红军墓地 。执勤三大队官兵自发前来祭扫 。
第一次去张山头那天 , 下着绵绵细雨 。车在九曲十八弯的山道上不停拐弯 , 窗外就是山崖 。沿着崎岖湿滑的山路行到深山尽头 , 还要下车再步行攀爬 。
雨后 , 地上泥泞难行 , 全是泥巴 。“难以想象 , 80多年前 , 年轻的红军将士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与敌人血战 , 究竟吃了多少苦 。”郭石粼爬到山顶时在心里自问 。
阴雨中 , 山顶竹林幽深寂静 。1343座无名烈士墓 , 层层叠叠散落在近千亩竹林中 。
“三块青砖、一根竹竿、一条红飘带 , 就标记了一处红军墓冢” 。竹林之下的土地 , 长眠着红军烈士的英魂 。没有墓碑 , 剖开的半截竹竿上用红漆标记上一个数字编号 , 就是墓地的标识 。
漫山遍野的竹竿上 , 密密麻麻的红飘带随风摇摆 , 与翠绿的竹林浑然一体 。“太壮观了 , 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震撼 。”郭石粼说 。
在闽北这个几乎被人遗忘的山头上 , 竟深藏着一段如此传奇的英雄史诗 。
带着感动和敬仰 , 郭石粼和战友们在无名烈士墓不远处的一方“红军墓”石碑前 , 献上一束金黄色菊花 。
风化的岩石上 , 隐约可见正中阴刻“红军墓”三字 , 右下角阴刻“三一年立” 。这座立于1931年的石碑 , 直到2016年才被人们发现 。
推荐阅读
- [坦克]二战德军第一王牌坦克手的故事:苏军坦克的噩梦
- 「」【特写】武警和记者的爱情故事:理解和支持是最浪漫的事
- 『2019年,舰艇』《走进中国战舰丛书》实现11个语种版权输出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 『过程』钣金零件手工打磨 揭秘运-20制造过程中不为人知的故事
- 【】团长故事里摔跤、“顺拐”的老兵,是他的父亲
- 『高原』高原军人的爱情故事:翻越青藏高原来嫁你
- :楚立云护士长的战疫故事:军民一家亲,患者永远是我们的家人
- [小兰]武汉女孩美国街头“求拥抱”,留学生把这个故事写成了歌
- 【飞机】与“死神”的交锋,歼-8试飞中那些不得不说的惊险故事
- ##“95后”军医高富国和一位81岁患者奶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