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读史」人们常说汉承秦制,但西汉厚葬之风却不源于秦人风俗


西汉建国以后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社会礼仪与法律规章制度 , 故此直接沿用秦代制定的各项典章制度 , 在史籍中称之为“汉承秦制” 。 直至汉武帝时期汉文化逐渐形成 , 才建立起与之相符的典章制度 。 所以今天在研究探讨秦、汉两朝礼制与社会风俗时往往“秦汉”合称 。 但在某些方面秦汉习俗迥异 , 不能并称 , 其中丧葬礼仪与习俗就是比较典型的一项 。
对于西汉时期盛行的厚葬之风 , 世人往往结合秦始皇陵的奢侈厚葬情况来进行类比 , 认为西汉厚葬风俗源于秦代 。 但秦、汉两个朝代的丧礼与祭礼并非完全一致 , 尤其是在是否存在厚葬风俗延续的问题上更不能混为一谈 。 秦代是否盛行厚葬、秦人是否有厚葬习俗 , 这些习俗与丧礼是否延续、影响了西汉时期的厚葬风俗 , 值得分析、商榷 。

「大白读史」人们常说汉承秦制,但西汉厚葬之风却不源于秦人风俗
本文插图

汉武帝秦人尊崇的法家思想 , 提倡薄葬
进入战国时期以后 , 秦国逐渐衰落 , 被魏国占领河西之地以至于不能再东进争霸 , 这一时期主要还是执行春秋时吸收的周礼 。 在战国中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实施变法以后才逐渐强大 , 并将商鞅所创立的立法制度定为国策来执行 , 随着秦国的逐渐强大 , 逐渐形成了以法家思想为核心的思想观、价值观、道德观 。 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推崇法的地位至高无上 。
在生死的问题上 , 一切以法为准 , 当人民的利益与国家法治冲突时不惜牺牲人民的生命来维护法律尊严 。 在秦昭襄王时期发生了“禁发五苑蔬草赈灾”事件 , “今发五苑之蔬草者 , 使民有功与无功俱赏也 。 夫使民有功与无功俱赏者 , 此乱之道也 。 ”秦昭襄王认为发五苑蔬草赈灾是破坏法律 , 就是丧乱之始所以拒绝用这种方式来赈灾 。 商鞅以后 , 主要由吕不韦、李斯等人依旧贯彻执行法家路线 。

「大白读史」人们常说汉承秦制,但西汉厚葬之风却不源于秦人风俗
本文插图

秦昭襄王剧照
在丧葬礼仪方面 , 法家从不提倡厚葬 , 这是因为在战国中晚期这样一个动荡的列国纷争时代 , 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资源与力量来进行争霸战争 , 这样才能使本国不至于被其它列国瓜分灭亡 。 而厚葬这种方式浪费了巨大的国家资源 , 对富国强民又没有明显的效果 , 自然不被法家推崇 , 在秦国社会就得不到推广、流行 。
从各地发现的秦人墓葬也可以看出 , 秦人并无厚葬的习俗 。 在陕西关中秦咸阳城周边的塔尔坡、任家咀秦墓地中 , 数百座秦墓中多陪葬的是实用器 , 少数有用陪葬陶礼器来象征贵族身份 , 陪葬器物最多仅有十余件 , 这些墓主皆为秦孝公迁都咸阳以后的秦都咸阳城内居民;在河南三门峡、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地中也均为实用器物陪葬 , 因为这些地区的秦人墓多是征战牺牲的秦军将士、官吏 , 所以在一些墓葬中还有用精美的兵器、竹简随葬的现象 , 但仍是墓主生前常常使用的器物 , 也应该归为实用器物陪葬的范畴 。 由此可见 , 各地的秦人平民墓均使用实用器物来陪葬 , 没有专门制作、使用大量明器陪葬的现象 , 这是秦人不流行厚葬的证据 。

「大白读史」人们常说汉承秦制,但西汉厚葬之风却不源于秦人风俗
本文插图

睡虎地秦御吏喜墓复原图
从各地秦墓随葬品情况结合本国崇尚的法家思想来看 , 崇尚功利主义的秦人不重视墓葬中随葬大量明器 , 在秦人的思想观念里逝者所需要的物品仅仅是生前常用的器物 , 用这些器物陪葬就已足够 , 不需要再专门制造各种其它明器进行陪葬 。 秦公(王)陵墓的僭越行为不是厚葬
从战国中晚期开始 , 历代秦公(王)陵墓形制逐渐变化 , 主要趋势有二:一是陵墓本体占地面积增大 , 二是陵墓旁开始建筑各种类型的祭祀建筑 , 直至秦始皇时期达到顶峰 。 秦始皇所筑的骊山园(秦始皇陵) , 目前已发现的陪葬坑有180多座 , 陪葬墓近200座 , 还有诸多大面积的地面建筑遗址 , 陵园占地近8平方千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