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潮:发现地外生命的迹象或许为时不远( 六 )


《赛先生》:您一直在强调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 这一点对中国的科研界有什么意义?
林潮:欧洲南方天文台(ESO)在智利建设望远镜的项目值得参考 。欧洲南方天文台由十几个国家参与 , 这些国家之间彼此有各种纠葛 , 英法之间还有争夺海王星发现权的历史 , 但现在仍然在紧密合作 。
天文学研究这个领域比较小 , 决策的时候自己和单位的利益会成为考量因素 , 有时会成为科学研究的阻力 。有些科研项目的投资效果不理想 , 需要进行检讨 。中国天文学界的一个问题是很多单位排他 , 衡量成果的时候要看论文第一作者是谁 , 第一单位是哪家 , 这会造成资源无法集中 , 很多研究难以推进 。国际合作可以让我们了解学术界都在想什么 , 借鉴别人的经验(比如在行政决策和资金分配方面) , 使我们认识到科学研究的长远性和灵活性 , 不能一味求快 。
『』林潮:发现地外生命的迹象或许为时不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广泛涉猎 , 多学多问
《赛先生》:您对年轻的天文学研究人员有什么建议?
林潮: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 , 天文学每10年就会有一个热点 , 各个热点之间也有关联 , 可以说发展非常迅速 , 也在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天文学对青年人是一个非常棒的学科 。
以我自己为例 , 我的研究兴趣也在不断改变 。我读博士的时候的研究领域是高能天体物理 , 后来转到流体力学 , 再后来研究过系外行星 , 现在也在做和黑洞有关的研究 。我的原则是不追热点 , 不重复别人 , 这样永远都在学习中 , 永远都是年轻人 。当然 , 这是我自己做理论研究的想法 , 不能要求所有人 , 比如做观测的同事就需要长期投身一个项目 。
青年人要记住科研资金的目的是科研 , 不是资金 , 不要想太多分蛋糕的事情 , 不要总盯着大项目 。我对中国天文学的未来比较乐观 , 青年人有视野 , 要多听听他们的声音 , 发挥他们的潜力和动力 。
天文学容易入门 , 研究的问题是我们从小就感兴趣的 。好奇心是最重要的动力 。除此之外 , 我常和学生讲科研有三大法宝:第一个是首先发现什么是关键问题;第二个是找到最适合于你的方法 , 这个方法没有高低之分;第三个是怎么把你发现的东西传导出去 , 不仅是传递给公众 , 更是向同行介绍你的工作 , 要注意交流的方法和效果 。天文学需要广泛的涉猎 , 要多学多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