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外卖经济”逆势上扬 疫情下餐饮消费的“机”与“变”
新华社广州4月6日电(记者杨淑馨 毛一竹)不用排队 , 便能“打卡”人气餐厅;不跑市场 , 海鲜也能送货到家 。 近期 , 无接触配送的餐饮外卖让原本受到疫情冲击的餐饮行业重现生机 。
“无接触”让外卖更火
既想品尝人气餐厅的美食 , 又不愿冒着风险出门 , 疫情期间 ,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刘女士点外卖时 , 都会在订单备注中勾选无接触配送服务 。
“随附的卡片中写着制作者、包装者、送餐员的姓名与当日体温 , 商家还赠送了一些消毒湿巾 , 让人觉得安全、放心 。 ”刘女士说 。
疫情期间 , 不少地方启动应急响应 , 禁止饭店堂食 , 减少聚集风险 。 同时 , 一些外卖平台和商家推出无接触配送 , 最大限度地减少用餐风险 , 同时降低门店停业造成的经济损失 。
停止堂食营业 , 采购的食材无法处理 , 员工工资、店面租金样样照付 , 一时间餐饮企业的成本居高不下 。 广州市海珠区的一家小型精品甜品店老板温小姐说:“如果不开门 , 每天会浪费3000多元成本开销 , 对于我们这类小店来说 , 是很大一笔费用 。 ”
“禁止堂食期间 , 门店月均损失几百万元 。 ”四川火锅大龙燚线上运营总监郑伯奇对记者说 。
已有140年历史的广州餐饮企业陶陶居原本定下的发展策略是只做堂食 , 如今 , 这家百年老店也被“无形的手”推向线上 , 做起外卖业务 。
据介绍 , 上线外卖第一天 , 陶陶居17家分店总共收到的外卖订单数只有143单 , 但随着门店外卖步入正轨 , 各大门店出现了“爆单” 。 陶陶居后台数据显示 , 外卖客人的消费能力与堂食相差无几 , 广州各门店的每单消费在130元左右 。
此外 , 西贝、海底捞、旺顺阁、京味斋等大型正餐连锁品牌也陆续搭上外卖列车 。 据美团数据显示 , 复工以来 , 全国重要城市餐饮外卖交易额和订单量呈现大幅增长态势 , 深圳、广州、北京外卖订单总量分列全国前三 。 全国逾三成商家订单量超过疫情前 , 餐饮行业通过外卖平台复苏较快 。
“全品类外卖”崭露头角
除了外卖送餐 , “无接触配送”的网购生鲜因避免了进出传统肉菜市场的风险 , 成为颇受消费者欢迎的消费模式 。
数据显示 , 春节期间 , 各大生鲜电商的订单出现大幅增长 。 盒马鲜生门店线上流量是去年同期的2.8倍 , 比节前消费最高峰也涨了1倍多 。 1月20日至2月28日 , 京东生鲜的整体销量近13万吨 , 全国蔬菜成交额同比增长274% 。
自疫情发生以来 , 家住广州市白云区的黄女士就再也没有去过实体商超 , “以前可能一个月会点两三次生鲜配送 , 春节期间两三天就买一次 。 价格虽然比市场的贵一些 , 但是让我更放心 。 ”
在广东东莞 , 京东友家铺子与天福便利店合作 , 推出社区团购 , 满足社区居民购买新鲜食材的需求 , 用户通过京东友家铺子小程序购买商品 , 次日直接到天福便利店自提 。 截至2月17日 , 友家铺子肉禽类商品订单环比开团第一天增长110% 。
“帮我去药店买点酒精 , 消毒的那种 。 ”“要女生穿的厚袜子 , 有可爱的就买可爱一点的 。 ”最近 , 饿了么骑手李天在订单备注里看到了五花八门的需求 , 不少消费者利用外卖平台购买日用品、药品等 , 全品类外卖在非常时期崭露头角 。
“外卖经济”能否长久?
疫情过后 , 无接触配送会否消失?“外卖经济”能否延续增长趋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为 , 疫情期间逆势上扬的“外卖经济”带来了新用户 , 让更多消费者了解新业态 , 同时加速供应链体系和物流体系的成熟 。 但流量褪去后 , 行业本身存在的问题有可能会影响未来的发展 。
“公众应对公共安全问题而培育的习惯成了无接触业态持续发展的动力 , 但还需完善基础设施 , 特别是冷链物流的建设 。 ”盘和林说 , “只有社区团购这一业态愈发成熟 , 才能真正保住疫情期间留下的用户 , 并不断争取新用户 。 ”
推荐阅读
- 疫情■受疫情影响,外资要全面撤离中国?谣言
- #疫情#IMF为何预估中国经济仍将是全球最好之一?分析来了
- 美国土安全部:疫情下,恐怖分子或对杂货店、病毒检测点下手
- 4月9日以来哈尔滨新冠肺炎疫情已致51人感染,含多名医护
- 中美高级官员召开视频对话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 『共克』山东工业技师开展疫情日常防控培训与应急演练
- 「推荐」疫情是如何暴发的?美英法抱团甩锅中国,背后用意须警惕
- 受疫情影响,外资要全面撤离中国?谣言
- 国家邮政局:一季度国际和港澳台邮件快件累计完成3.2亿件 实现逆势增长
- 国家卫健委:及时有效处置聚集性疫情 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