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旅网@闻旅观察 | 疫后景区救市一瞥:纠结的门票免费;迟缓的智慧化建设


文章摘要:既怕人不来 , 又怕人乱来 。

闻旅网@闻旅观察 | 疫后景区救市一瞥:纠结的门票免费;迟缓的智慧化建设
本文插图

对旅游企业而言 , 疫情是打击也是磨练 。 在疫情防控与企业复产并行的特殊时期 , 那些“既怕人不来 , 又怕人乱来”的景区目的地 , 除了凭“粗放且纠结”的免费模式造势 , 要补的课其实还有很多 。
久别大众关注的黄山 , 终于迎来了疫后首次热搜霸榜;只不过此次舆论的集体导向 , 让黄山有感芒刺在背 。
4月4日 , 网络爆出黄山景区出现大面积客流聚集现象 , 视频显示 , 景区现场人挤人谈不上任何“安全间隔” , 且多名游客未戴口罩 , 这与当前强调疫情防控不放松的整体形势明显违和 。 众多视觉冲击感过强的图片视频 , 直接将“黄山景区现场拥挤不堪”的话题送上了微博热搜 , 并由此引发公众广泛质疑 。
追溯来看 , 事件源于当地一则门票免费的政策大礼包 。 4月1日 , 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发文称 , 4月1日至14日 , 黄山市针对安徽籍市民实行本市31家旅游景区门票免费政策 , 黄山景区位列其中 。 在舆论快速发酵下 , 4月5日 , 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发布《黄山风景区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景区开放的工作安排》的公告 , 针对网络发酵的若干问题 , 提出了2个原因和5大措施 。
伴随地方及时且针对性的调整 , 目前相关负面舆情已经快速降温;但围绕免费模式与预约制 , 业内的思考与争议并未就此止步 。

闻旅网@闻旅观察 | 疫后景区救市一瞥:纠结的门票免费;迟缓的智慧化建设
本文插图

门票免费的利弊如何权衡?
作为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利器 , 门票减免并不少见 。 在大众观点看来 , 旅游业关联的产业甚广 , 对地方经济的撬动作用明显 , 尤其对于那些关联/延展业态极尽多元的目的地 , 至少呈现的各项硬数据指标都足以证明 , 其指数级的带动效应远非其他产业可比拟 。
受上述观念指导 , 越来越多的旅游目的地将门票减免模式奉为圭臬 , 尤其在新兴旅游目的地寻求快速起势、亦或老牌目的地试图扭转颓势上 , 门票减免往往会成为地方旅游业系列帮扶政策的核心 , 早前贵州与云南省相继推出的景区门票减免政策 , 便是最具代表性的案例 。
时移势易 , 在国内疫情肆掠两月有余步入收尾阶段周 , 目前复工复产、回归经济建设的权重在不断提升 。 如何打破产业的冰封状态 , 尽快修复市场信心?以此次黄山推出的政策为例 , 全国各省市竞相开展的门票免费接力赛 , 显然蕴含有更复杂的意义与期待 。
尽管逻辑看似通畅 , 但具体到不同类型的景区目的地及地方差异化的补贴模式 , 门票减免政策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很可能大相庭径 , 对景区的长远影响也自然不尽相同 。
回到上述理论 , 如果涉及到目的地整体的经济发展 , 这是地方主政者考虑问题的首要出发点 , 但聚焦不同类型的景区个体 , 尤其是民营景区 , 其各自着眼的只会是自身业务的亏赢 。
以黄山这一国有类山岳类景区头部IP为例 , 在业者看来 , 国有景区一般在当地旅游目的地接待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 由于拥有垄断的资源 , 雄厚的根基 , 广泛的知名度 , 这类景区的免费是一种提振旅游消费信心的姿态 , 需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 其成本也多由地方财政兜底 。 但对于民营景区而言 , 两者完全不在一个维度 。 如果缺乏雄厚的资金实力 , 少有民营景区能选择强跟 。
或许有人会说 , 不能只看门票 , 总的亏盈应该将景区内的二消纳入大盘一起核算 。 但要知道 , 目前我国景区的收入构成中 , 70%以上来自于门票;即使强如乌镇 , 其门票收入也超过总营收的50% 。 况且二消的探索绝非一日之功 , 短期内景区指望单靠二消实现盈利 , 简直难于登天 。 事实上 , 由于市场解封初期景区流量不足 , 即便是采取收费策略 , 其营收也很难覆盖开园后基础的运营成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