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特朗普在走钢丝,中国是其手中伞,脚下是鳄鱼潭

美国当地时间4月2日 , 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发起 , 多个学科的百位中国学者自发以民间身份 , 在国际知名期刊《外交学人》(Diplomat)上刊发《致美国社会的一封信》 ,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 , 呼吁全球团结合作 , 并回应了欧美舆论中甩锅中国的论调 。
【美国■特朗普在走钢丝,中国是其手中伞,脚下是鳄鱼潭】很快 , 这封信得到了全球11国政要学者的回应 。 4月3日 , 95名美国学者及前政要 , 通过美国智库亚洲协会中美关系中心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21世纪中国研究中心 , 发表《拯救来自美国、中国和全球的生命》的声明 , 回应中国学者的"百人信" 。
对此 , 观察者网专访百人信协调发起人王文院长 , 请他谈谈这封信的前因后果 , 以及中美两国的合作和分歧 。
美国■特朗普在走钢丝,中国是其手中伞,脚下是鳄鱼潭
文章图片

百位中国学者在国际知名期刊《外交学人》(Diplomat)上刊发《致美国社会的一封信》
【采访/观察者网武守哲】
观察者网:王文院长您好 , 由您倡议协调的《百名中国学者致美国各界人士的公开信》 , 呼吁全球团结 , 受到了国内外的巨大关注 。 中国外交部高度肯定 , 20多国政要名流的支持响应 , 此后美国近百名学者也发表了公开信 。 您可否再稍微具体谈一下这封公开信的前前后后?美国的主流大型媒体很多 , 为何选择了《外交学人》(The Diplomat)?
王文:这封公开信是北京时间4月2日午夜由知名国际期刊《外交学人》刊登 。 3日凌晨1点 , 环球网翻译后传至国内 。 此后 , 引起了全球响应 。 作为信的倡议协调人 , 我首先想说的就是感恩 。 感谢各方面的支持 , 也感谢这个特殊的时刻 , 让我们这些"书生"有了些许的用武之地 。
大概是3月中旬 , 我和一位外交官深聊 。 当时美国确诊病例还不到1万例 , 但美国一些政客和媒体已开始甩锅中国 。 这位外交官感叹 , 中国外交部门孤单无援 , 我顺口说 , "其实学者也可有所作为啊!"于是 , 有了百人信的想法 。 可以说 , 是外交实践的一线困惑首先给了我这个灵感 。
然后我找了不少学者商量 ,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达巍教授、姚云竹少将、陈东晓院长等许多师友 , 为这封信的起草提供了非常充足的理论依据 。 其实整个过程产生了一些争论 , 如写给谁?给特朗普 , 还是给美国政府?或美国社会?是批评 , 还是呼吁加强合作?写了以后发在哪里?国际上会有怎样的效果?国内会怎么看?会不会给中国外交帮倒忙?从最终的效果看 , 中国学者是理性的、客观的、平和的集体智慧 , 是能为中国话语权提升与中外合作发挥作用的 。
其次是感恩许多学者同行的信任 。 我刻意选择了横跨十多个学科的学者朋友 , 他们来自中国东南西北20多个省份 , 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 大家一听倡议 , 很快就回复全力支持 。 不到两天 , 一百名学者就达成了巨大共识 。 大家认为 , 是时候向全世界发出中国的理性声音 , 可见 , 中国知识精英共有的人文关怀、世界意识 。
此前 , 我曾找过几位美国学者 , 希望能够一起倡议 , 但未果 。 信写出来 , 想登在美国智库的网站上 , 也被婉拒 。 我找了几家美国主流媒体负责人 , 仅有一家说考虑 , 但最后也婉拒 。 此后 , 我找了《外交学人》 , 总编辑蒂耶兹(Shannon Tiezzi)很率快地答应 。 但我一直在找合适的时机 , 蒂耶兹也不断催促 , 也鼓励我说 , "这是疫情期国际知识界的一个重要时刻" 。
综上所述 , 我个人就像是一根针线 , 把外交实践的困惑、学者师友的思想、国际抗疫的舆情需求等几个共振的因素串在了一起 。 其实 , 还是大家的功劳 。 正如4月3日下午 ,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司长在采访人员会说的:"现在需要更多这机关报的理性、冷静、正面、积极的声音" , 我也期待类似的声音能够更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