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宝育儿君】家长可以这么做,越禁止孩子越想做?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积极对待

表嫂有个爱玩的小孩子 , 自从看了小猪佩琪 , 每次外出的时候路过水坑都会想踩一脚水 。 表嫂每次出门的时候都要郑重其事地跟孩子说 , “绝对不可以踩水 , 要不下次不带你出去玩了 。 ”孩子在家的时候说好 , 一出门就全部忘光 , 每次回来的时候裤管上都是水 。
表嫂和我们吐槽 , “孩子越长大越不听话 , 以前只是出门跳水坑 , 现在在家放水玩 , 有时候搞得整间浴室都是水 。 晚上不爱睡觉 , 怎么叫他睡觉都不闭眼 , 说睡不着 , 我这几天熬夜哄他都熬出黑眼圈了 。 ”
【萌宝育儿君】家长可以这么做,越禁止孩子越想做?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积极对待
文章图片
孩子越来越难带 , 不听家长的话 , 这是不是孩子到了叛逆期?为什么我说的越多 , 孩子越不听话 , 是孩子太皮了还是我哪里出了问题?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时常有这种情况 , 越是禁止的事情 , 孩子越要做 , 有时候一直念自己也烦 , 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 , 这是一种讽刺性反弹 。
讽刺性反弹是思维压抑的负面效果 , 当人们极力避免想一个事情的时候 , 脑子里越容易想起这个事情 , 这种心理学现象叫做讽刺性反弹 。 当孩子的妈妈一直对孩子说 , “不要玩水 。 ”孩子的脑海中就越容易出现“玩水” 。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白熊效应:心理学家最开始要求实验对象尝试着在第一个5分钟的时间里中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 , 而在下一个五分钟 , 要求实验对象们想象一只白色的熊 。 在整个实验中 , 要求实验对象用语言刻画他们脑海中想象的东西 , 当想到一只白熊的时候就按铃报告 。 那些经过指导的操纵努力想要抑制他们思维的实验对象的按铃次数是那些没有接受指导语的控制组的实验对象们的两倍 , 这一现象表明了努力压抑思维的这种行为导致了思维更为强烈地“报复” 。
很多妈妈在哄孩子入睡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对话:
“不要说话了快点睡 。 ”
“妈妈我想玩 。 ”
“闭上眼睛 , 不要说话了 。 ”
孩子翻来覆去睡不着后又接着爬起来要妈妈和自己玩 。
妈妈越是跟孩子说 , “不要说话 。 ”“不要玩了”宝宝的脑子里就会一直在想这两个事情 。
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加深了问题在脑海中的印象
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是遵循这样一个过程的 ,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有没有发现 , 我们一直在围着问题打转 。 而且越当我们迫切地想解决问题的时候 , 那我们的脑子里会都是“问题” 。
家长为了让孩子不玩水(发现问题:玩水) , 出门前跟孩子说(分析问题)不要玩水(试图解决问题) 。 表嫂说 , 孩子有时候会听话 , 但是只要没有妈妈盯着就会跑去踩水 。 这是因为要求孩子自己控制不要玩水的这个思路里 , 孩子会一直想不要玩水 , 核心问题是“玩水” , 那么“玩水”这个念头会一直在孩子的脑子里打转 。
【萌宝育儿君】家长可以这么做,越禁止孩子越想做?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积极对待
文章图片
家长在场的时候奏效 , 但是一放松孩子就反弹 , 这是因为孩子的自控能力并不好 , 在压抑自己的内心的冲动以后 , 孩子会自己找时间补回来 。 玩乐是孩子的天性 , 一味地压抑会让问题反反复复出现 。 在孩子用自控力解决问题的时候 , 一旦自控力稍有放松 , 那么问题一定会反复出现 。 这种“心理反弹”的现象非常常见 。 被“反弹心理”操纵的孩子行为经常是反复的 , 不可控的 , 家长急需找到方法摆脱这种顽固的问题 。
解决方法:用积极问题代替消极问题
《最小阻力之路》作者罗伯特·费里茨指出 , 当我们热衷于解决问题的时候 , 我们仍然在顺应环境 , 把专注点放在不想要的事情上 , 却很少去认真透彻地思考 , 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 他认为 , 要避免这种失败发生 , 只有一个办法 , 就是跳出这个模式 , 另外采取一种叫做“创造力”的模式 , 当你创造的时候 , 你必须专注在自己真正想要的结果上 , 你所有的行动都是为了让自己渴望的结果发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