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烈部」十字军苦苦寻找的祭祀王约翰 竟是成吉思汗?( 三 )
宗教宽容的“祭祀王”
接二连三铩羽而归的欧洲人此时已心灰意冷 , 因为连年东征军费开支高昂 , 而回报却极为有限 , 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地 , 已被穆斯林拿回去了大半 。 可当他们一听到东方的祭司王约翰一家又有大动作 , 马上原地满血复活 , 立马派人去东方联络这位潜在的盟友 。 可使节进入“印度的大卫王”控制的区域后 , 才发现这位东方君王 , 根本不是信奉基督教的祭司王约翰的后裔 , 而是笃信长生天的成吉思汗 。
【「克烈部」十字军苦苦寻找的祭祀王约翰 竟是成吉思汗?】
文章图片
成吉思汗的画像 , 作于蒙元时期
欧洲使节起初极度失望 , 心想这次又搞错了对象 , 又一个“异教”的敌人出现在了地中海的门口 。 可当他们沿着蒙古大军开辟的征战路线向东深入探索后 , 他们才发现与“异教”的蒙古人结盟并非不可能 , 因为成吉思汗始终秉持宗教宽容的理念 。
文章图片
成吉思汗在位期间蒙古帝国扩张示意图
早在其还未统一蒙古诸部时 , 他就热衷于学习其他宗教的哲学观与道德准则 。 在他的大帐下 , 佛教僧侣、基督教传教士、穆斯林、道家的道士一应俱全 , 他们对成吉思汗治国理政起到了重要作用 。 诸如兼通儒佛的耶律楚材、道教长春真人丘处机与佛教的海云禅师等人都为成吉思汗所用 , 为他出谋划策;在拿下花剌子模帝国后 , 成吉思汗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穆斯林行政集团 , 并把他们派到中国协助管理新征服的土地 , 因为这些贤者与宗教人士大多有收缴税赋、编纂法典与行政管理的经验 , 而这些经验正是世代游牧的蒙古人所欠缺的 。
此时的蒙古人对所有的宗教一律平等对待 , 不仅使得不同宗教的信徒能和平共处 , 也使得欧洲的基督教国家能放心地派出使节与商队前往蒙古 , 而不用担心自身的人身与财产安全 。 随着越来越多的欧洲使节造访蒙古帝国核心地带 , 他们惊奇地发现蒙古人中间竟有多个部族信奉基督教聂斯托里斯派(即东方亚述教会 , 又称景教) , 不单平民中有信徒 , 并且贵族中也有不少信徒 , 而这和成吉思汗义父王汗的克烈部不无关系 。
蒙古基督徒
基督教在7世纪由聂斯托里斯派传教士带入了蒙古高原 , 不过并未立刻吸引大量追随者 。 蒙古部落中真正出现大量的基督徒 , 还要等到11世纪初 , 而这背后还有个克烈部汗的小故事 。
文章图片
长春子丘处机求仙图 , 作于1503年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上的叙利亚文(阿拉米文)铭文 , 由同属基督教聂斯托里斯派的波斯传教士于781年建立 。
1007年或1012年冬 , 克烈部汗在自己领地内的山地中狩猎时 , 突遇暴风雪 , 迷失了方向 。 正当他万念俱灰准备赴死时 , 他看见了异象 , 基督教圣徒塞尔基(Sergius)显现 , 对他说:“你若信基督 , 我将引导你 , 免你死于此处 。 ”克烈部汗遂允诺将成为基督徒 , 圣徒赛尔基便让他闭眼 , 领着他安全地走回了家 , 随后便消失了 。
文章图片
一幅描绘赛尔基殉道的画作
不久后 , 有一支基督教商队前来克烈部领地经商 , 克烈部汗想起此前的异象 , 便向商人们询问基督教的基础知识 , 礼拜方式与教会法 , 商人们欣喜若狂 , 遂教给他叙利亚语(阿拉米语)的主祷文、赞美诗与三圣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