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Trend医趋势』医疗行业可能正在经历“繁荣陷阱”,小心( 三 )
3月22日 , TomCotton在接受美国FOX电视台新闻采访时 , 具体阐述了自己的提议:
(1)联邦政府将在接下来几年中逐步减少购买源自中国的原料药以及成药;
(2)联邦政府将大力支持制药企业在美国本土开厂并进行生产活动;
(3)在资助建厂生产的同时进一步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 。
简单来说 , 他的诉求就是让美国制药业产业回流 。 这无疑是对各个国家和医疗行业的又一次冲击 。 而明显针对中国的条例 , 将使中国药企受到最大的影响 。
这会是趋势吗?其实 , 早在疫情发生之前 , 美国奉行的孤立主义政策、英国脱欧等事件 , 就已经表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 而今在疫情的阴霾下 , 变化则进一步加剧——意大利疫情告急向欧盟求援27国竟完全不理会 , 德国扣押了瑞士的口罩 , 欧洲的团结变成童话...
种种变化合集 , 看似偶然 , 实则必然 , 部分经济学家给出了解释 , 并非常担忧 。
哈佛大学教授斯蒂芬·沃尔特(StephenM.Walt)认为 , 先前的世界没有因为瘟疫迎来全球合作的新时代 , 这一次也不会;英国《金融时报》则在一篇社评中将这次新冠病毒造成的全球影响比喻为“一次去全球化实验”——为了遏制疫情蔓延 , 各国纷纷设置障碍阻止人员(显然会波及到商品)流动;著名智库ChathamHouse的首席执行官尼布利特忧心忡忡地说 , “我们所知道的全球化在走向终结” 。简而言之 , 我们所知道的全球化 , 可能会因为新冠疫情 , 而渐行渐远 。 这带来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脱链 。 随之而来的就是全球产业链转移 。 对于中国来说 , 中国是世界上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制造大国 , 有200种产品的产量世界第一 , 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来的财富积累大多是出口创汇 。 而疫情带来的全球信任和合作的衰减 , 已经体现在很多方面 , 广东、江浙地区的工厂 , 不少反映订单减少 , 不得不缩减工人;针对中国人的歧视和排斥也在加深 , 这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他们对中国商品的观念 。 3月26日 ,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在演讲中表示 , “今年前两个月 , 我们的服务业遭受重挫 , 工业产出下降13.5% , 消费品下降25% , 服务业重灾区 。 一季度负增长是定局 。 我认为小于零 , 估计2季度也是负增长 。 现在的活是春节前的订单 , 四月份订单会马上锐减 , 经济活动进入半停滞 , 作为第一大制造国 , 国内市场无法消化 。
衰退周期一定超过2008年危机 。 ”
在这种情况下 , 眼下火热的医疗行业真的可以独善其身吗?
疫情之下回头看 , 硬实力才是真道理从中短期来看 , 全球供应链不会因为一次疫情就能发生大规模调整和重组 , 中国的地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是没有哪个或哪几个国家能够替代的 。
疫情平息后 , 这些供应链会逐渐恢复 。 但长期来看 , 将供应链更加分散化的呼声一定会成为各国经济决策者认真考虑的一个重要选项 。
这也意味着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霸主地位可能被削弱 。 关于医疗行业 , 作为中国经济的一部分 , 自然无法独善其身 。
如果去全球化真的无可避免 , 那么 , 对中国医疗行业的影响和机会在哪里?
对于药物制剂来说 , 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数据统计显示:美国是中国原料药第二大出口目的国 , 也是中国西药制剂主要出口目的国 。 2019年 ,
原料药方面:美国进口中国原料药66.54万吨 , 同比-10.99%(看来美国原料药回流计划并非心血来潮) , 但依旧高达42.15亿美元;西药制剂方面:美国占中国西药制剂出口总额的10.24% , 达4.21亿美元 , 且近年来 , 比重不断增加 。
文章图片
▲2019年中国出口美国药品的金额及涨幅比例
如果美国决心原料药回流 , 大概需要5-10年的周期 , 时间并不多 , 中国原料药产业不可替代的硬实力亟需快速提升 。
推荐阅读
- 福建日报漳州观察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漳州:健全分级诊疗体系
- 第二诊疗意见美国的远程医疗在一夜之间实现理想
- 齐齐哈尔新闻网“百姓安康我无悔”
- 常州卫监天宁区开展医疗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暨院感培训
- 健康中国无锡市人民医院院长姚勇:夯实防控常态下的高质量医疗服务
- 燕赵都市报▲石家庄首批核酸检测医疗机构名单公布
- 齐医附属二院▲【督导检查】齐医学院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检查组莅院检查督导工作
- 「和睦家社区医疗」可能决定了孩子的牙齿整齐度,家人的喂养习惯
- [辽源市中心医院]辽源市中心医院召开援鄂医疗队员疫情防控经验分享会
- 「中国医院院长」“疫”变医疗:重症患者联合用药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