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饼@老姑
老家亲戚中 , 老姑待我最好 , 我往老姑最亲 。 这份铭心永志的情感 , 缘自在老姑家借宿的暖暖冬日 , 缘自老姑对我至亲至爱的关怀 。
我的初中 , 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 , 在邻村清泉度过的 。 清泉 , 距家五里地 , 一个名副其实的美丽村庄 , 人杰地灵 , 民风淳朴 。
本文插图
学校 , 设在村后 , 一座老庙旧址上改建、翻修的不规则的三排平房 。 以本村孩子为主 , 兼收临近俩村的学生 , 一个年级一个班 。 两个外村的学生 , 一半时间通校 , 一半时间借宿 。 秋假后麦假前 , 昼短夜长 , 外村的学生 , 要自行选择户人家 , 背个铺盖卷 , 借宿在亲戚、朋友或同学的家里 。 那个时候的农村 , 孩子多 , 条件差 , 哪家添上个住宿的 , 都会拥挤很多 , 能借宿的人家 , 绝对不是一般的关系 。 我一个本家的老姑 , 嫁到清泉 , 和俺娘关系特好 。 老姑的儿子 , 比我小十天 , 常年住姥娘家 , 自小相熟 , 按辈分 , 我喊他表叔 , 属于光着屁股长大的那种关系 。 一入初中 , 我俩同班 , 表叔传老姑的话 , 让我秋后住宿到他家 。 这样 , 我毫不费力地就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
本文插图
【煎饼@老姑】
吃饭 , 是我们外村学生很犯愁的事 。 学校食堂只负责烧一锅白开水 , 干粮由学生自己捎带 。 通校时还好说 , 只需带中午一顿干粮 。 吃饭时 , 舀上一搪瓷缸子开水 , 吃着煎饼、耙古(窝头)、地瓜或是菜团等食物 , 就着辣疙瘩咸菜 , 还就着晚上回家或许能吃上点炒菜的期盼 , 凑合一顿午饭 。 到了借宿的时候 , 三顿饭都在学校吃 , 除了咸菜 , 任何汤、菜见不到丁点 , 有时几天不碰个油花 , 日子非常清苦!俩外村的学生羡煞了那些姑家、姨家、姥娘家在清泉村的同学 , 他们能像本村的学生一样 , 放了学结伴回家 , 去亲戚家热汤热水地吃上顿愉作饭!
初一刚开学 , 老姑就打发表叔约我到她家去吃饭 , 嘴馋的我却最终没有拉下害羞的脸皮 , 在第一个学年借宿之前 , 亲身体验了一把白开水就凉饭的清淡难捱的滋味 。 我比别的孩子幸福的是 , 隔段时间 , 老姑家包水饺、擀面条或是煮骨头、炖肉的 , 就被表叔邀约着、半推半就地去他家改善伙食 。 每次去 , 老姑都开心地张罗着 , 让我非常留恋她那个温暖的家 。
本文插图
转眼过了秋假 , 背着娘给我准备的一铺一盖的被卷 , 带着半个礼拜的煎饼 , 到老姑家“安营扎寨” 。 老姑忙不迭地迎着 , 把我的铺盖放进早就打扫好的西房屋 , 把一包袱的煎饼直接摊晾在盖垫上 , 用不容商量的口气说:以后 , 吃饭、住宿都来家里 , 和你表叔做个伴!这次 , 我没经娘批准 , 自作主张 , 把住宿连吃饭的事宜一块搬到了老姑家 。
老姑家五口人 , 老姑、老姑父、表叔 , 还有两个小表姑 , 一家人都非常接受我 。 我村和清泉相邻 , 日子却不是一般的光景 。 我们村居于高高的岭顶 , 属山岭薄地 , 靠天吃饭;清泉村大部分是低洼平原 , 土地肥沃 , 旱涝保收 。 两个村 , 最明显的差距就在饭食上 。 在老姑家吃饭 , 我带去的煎饼 , 一眼就分辨得出 , 黑乎乎的地瓜干颜色 。 每次吃饭 , 老姑都是拿我带的煎饼吃 , 一边吃一边说:我就爱吃老家的煎饼!说的我心里美滋滋的 , 有时还跟不服气的表叔挤个鼻子弄个眼 。 我却恰恰相反 , 十分愿意吃老姑家黄澄澄的玉米香味的煎饼 。 后来琢磨 , 老姑说的应该不是实话 。 在老姑家 , 不管是白菜还是萝卜 , 每顿饭都炒个菜!就着炒菜 , 吃着老姑家的饭食 , 喝着玉米糊糊 , 格外的香甜 , 那些日子就像当时梦里盼望的一般美好 。
推荐阅读
- 『不完美妈妈』老伴去世我独自留在老家,做活回来家里出现的人,让我老泪纵横!
- #香料#山东杂粮煎饼果子
- 『腾讯江西运营中心』婺源梦里老家 千年徽州文化 这是我最想回去的桃花源
- 『美食相约吧』不用揉面的萝卜丝煎饼,外酥里嫩鲜香美味,尝一口就念念不忘
- 『马铃薯议母婴』大衣哥老家变网红村?高僧慕名而来,愣头青一脚踹开其大门惹众怒
- 『』早餐不知道吃什么,煎饼果子来一套,简单美味,一学就会
- 『琴挑文君』老婆在回老家时出车祸瘫痪了,她选择离婚,一年后再见愣在原地
- 椿树沟@只有54个人的小山村,却靠煎饼登上了央视,4月下起了风雪
- 【】只有54个人的小山村,却靠煎饼登上了央视,4月下起了大雪
- 『』印度街头的特色双拼煎饼,煎饼里面炒咖喱,给你一份你都吃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