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城市群“新基建”竞争:七大领域各有优势

中国经济结构性转型升级已迎来重要转折点 。
“新基建”一词在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被首次提及 , “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亦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
在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 , 3月初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再次强调 , 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 , 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
不同于以往对公路、铁路、水利等传统“铁公基”的概念理解 , 新基建的“新”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智能制造领域 , 其本质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 。 新基建主要包含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 。
基础设施建设要适度超前 , 走在经济发展的需要前面 。 谁为未来经济转型升级提前铺路 , 谁就更可能抢占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制高点 。 如今 , 七大赛道的发令枪均已打响 , 新基建的身影正频频出现于多地新公布的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中 , 5G智能装备、人工智能等项目成为引领新一轮投资的亮点 。
据不完全统计 , 已有25个省区市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及新型基建 。 以广东为例 , 2020年将在全省新建6万座5G基站 , 新基建投入预计超500亿元 。 广州更率先推出针对新基建的产业政策“新基建10条” , 投资力度之大、政策出台之快 , 足见地方对新基建的重视程度 。
近年来 , 中国城市群建设加速推进 , 人口和产业进一步向大都市圈和城市群集聚 , 也为新基建创造了更广阔的需求 。 某种意义上讲 , 城市空间已成为新基建的核心载体 , 未来中国城市格局也将因新基建的机遇而迎来深刻变革和新一轮洗牌 。
在此背景下 , 21世纪经济研究院重点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四大城市群和重点城市 , 全面梳理当下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基建影响下的区域格局 。
四大城市群“新基建”竞争:七大领域各有优势
文章图片

近年来 , 中国城市群建设加速推进 , 人口和产业进一步向大都市圈和城市群集聚甘俊摄
5G:八大中心城市领跑
5G正在新基建中扮演领头羊的重要角色 。
5G与工业互联网息息相关 , 二者的融合应用一直都是社会讨论的热点 。 在5G技术标准制定初期 , 工业应用就是5G需求研究的重点 。
2017年11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中 , 明确将5G列为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 , 并提出开展5G面向工业互联网应用的网络技术试验 , 协同推进5G在工业企业的应用部署 。 因此 , 我们将5G和工业互联网两个领域整合为一个方向进行探讨 , 重点讨论作为底层基础设施的5G基建 。
需要指出的是 , 新冠疫情并未影响5G建设的速度 。 2020年5G投入相比去年成倍提高 , 三大运营商和中国铁塔今年5G投入达1973亿元 , 预计年底5G基站数超55万个 。
中国5G发展版图可从最初试点城市名单上一探究竟 。 2019年6月 , 中国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以及中国广电发布了5G商用牌照 , 这也标志着中国5G时代正式开启 。 之后 , 首批5G试点城市曝光 , 包括北京、雄安、沈阳、天津、青岛、南京、上海、杭州、福州、深圳、郑州、成都、重庆、武汉、贵阳、广州、苏州、兰州18个城市 。
这18座城市全部为所在区域的核心城市、节点城市 , 共包括直辖市4个 , 副省级城市8个 , 省会城市10个 , 计划单列市2个 , 除西安外的其余8座国家中心城市全部入选 。 《2019中国首批5G试点城市通信产业发展潜力研究白皮书》评估结果显示 , 发展潜力总分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为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和成都 。
大城市群的5G基建聚集效应同样表现突出 ,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的入选城市数量分别为3个、3个、2个、2个 , 占首批试点城市名单的半壁江山 。
从地理分布来看 , 上述18座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 亦符合按人口密度划分的“胡焕庸线” 。 伴随地理位置逐渐西移 , 试点城市明显减少 , 而在人口密度较低的“胡焕庸线”以西 , 仅有兰州入选首批5G试点城市 。
对于上述现象 ,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 , 东部地区城市经济基础良好 , 且通信产业基础优良 , 大量通信相关企业聚集于此 , 涵盖基站、核心网络设备以及通信终端等多个产业链上下游环节 , 已形成良好的产业氛围 。
在未来的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 中心城市和大城市群势必要承接更多的人口经济要素 , 为防止5G等基础设施出现短缺 , 在重点地区开展适度超前的基建投资有其必要性 。
人工智能:京津冀优势明显
人工智能的全国总体布局 , 也与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关系颇深 。
2019年9月 , 科技部印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提出 , 要“重点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进行布局 , 兼顾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协同发展 , 推动人工智能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引领力量” 。 到2023年 , 布局建设20个左右试验区 , 推动人工智能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引领力量 。
最近一个月 , 人工智能试验区再次迎来扩围 。
3月9日 , 科技部发函支持济南、西安、成都、重庆4个城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 自此 , 包括先前获批的北京、上海、合肥、杭州、深圳、天津6个城市和浙江省德清县 ,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扩容至十市一县 。
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各个区域竞争力格局如何?
根据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2019)》 , 从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指数综合排名看 , 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在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上排在第一梯队 , 分值分别为90.1、42.8、28.5、25.9和18.1 。 京津冀城市群以总评分97.7分 , 位列四大城市群之首 。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 , 京津冀城市群的人工智能发展水平之所以遥遥领先 , 其原因在于产业布局较早 。 北京作为中国最早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城市 , 其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和专利数量连年居全国第一 , 京津冀整体的产业集群已较成熟 。
截至2019年2月 , 中国共有745家人工智能企业 , 其中京津冀地区人工智能企业占总数的44.8% , 长三角地区企业约占28.7% , 珠三角和川渝地区分别占比16.9%、2.6% 。
大数据中心:贵州夺头筹
与其他六个领域相比 , 大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由来已久 。
自2013年工信部等五部委发布《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以来 , 已有7年时间 , 我国大数据中心产业发展明显呈现出规模化、集中化、绿色化等发展趋势 , 并形成了贵州贵安、河北廊坊基地、呼和浩特基地等多个数据中心产业集聚区 。
目前 , 我国已先后批复建设8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 包括贵州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 京津冀、珠三角两个跨区域类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 上海、河南、重庆、沈阳等四个区域示范类综合试验区 , 内蒙古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合试验区 。
2015年9月 , 贵州启动全国第一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 贵州一举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数据中心基地 。 如今 , 大数据产业在贵州遍地开花 , 成为贵州经济转型升级、弯道超车的重要支撑 , 苹果、微软、华为、腾讯等多家行业巨头均将大数据中心落地贵州 。 在大数据战略的引领之下 , 贵州数字经济增速已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 。
值得注意的是 , 各大城市群紧密布局 , 也使得区域性数据中心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应有之义 。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就提出 , 要共同打造数字长三角 , 加快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 统筹规划长三角数据中心 , 推进区域信息枢纽港建设 , 实现数据中心和存算资源协同布局等 。
数据流通是数据释放能量的前提 , 更是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基础 。 经过这些年的建设之后 , 在新的发展阶段 , 单个城市或城市群的大数据产业如果固步自封 , 或将丧失先发优势 。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 , 在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走过五年之际 , 当前大数据中心建设应更注重数据中心的“一体化” , 即将多个相互分隔的数据中心 , 采取技术、业务和数据融合的手段 , 实现跨层级、跨地区、跨系统地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 , 最终形成具有协同效力、一体化的国家级大数据平台 。
【四大城市群“新基建”竞争:七大领域各有优势】实际上 , 中国几大数据中心已开始重视彼此之间的数据流动分享和产业生态圈合作共建 。 为打破相对孤立和封闭的产业环境 , 贵州省与京津冀于去年10月正式签署了《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正定共识》 , 双方将共同推进京、津、冀、黔两区四地之间数据资源交换共享和协同应用 , 建立跨区域的大数据产业生态圈 。
充电桩:粤苏京沪领先
在充电桩建设被明确纳入新基建以前 , 中国多地已提前驶入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快车道 。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 , 截至2015年底 , 我国公共类充电设施保有量仅为57792台 。 这一数字在2019年底已达到516396台 , 4年间翻了近10倍 。
不过 , 即便建设进程已大大提速 , 我国充电桩建设仍面临巨大缺口 。
根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 , 到2020年 , 新增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台 , 规划车桩比(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保有量配比)基本达到1∶1 , 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 然而截至2019年底 , 我国充电桩仅为120万台 , 车桩比约为3.5∶1 , 与规划仍存在明显差距 。
从区域格局来看 , 目前的梯队分布已较为清晰 。 21世纪经济研究院梳理了截至2020年1月的最新数据 , 结果显示 , 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前十名的地区分别为江苏、广东、北京、上海、山东、浙江、安徽、河北、湖北和福建 。 粤苏京沪领先优势明显 , 四地的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均在50000台以上 。 与2019年相比 , 除江苏、广东位置对调外排名无其它变化 , 头部格局已较为固定 。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已呈现出较强的区域性 , 集聚效应显著 。 公共充电桩集中分布于东部地区 , 尤其是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城市群已成为公共充电桩的主要集聚地 。 相比之下 , 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建设进度明显落后于东部城市群 。 随着各地公共充电桩的保有量和建设速度拉开差距 , 未来区域不平衡的态势可能更为显著 。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 , 将充电桩建设明确纳入新基建名单 , 意味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已从过去的补贴刺激回到政策支持的轨道上 , 对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 未来 , 新能源汽车很可能迎来回暖态势 , 充电桩的潜在缺口还将进一步扩大 。
高铁和城轨:长三角进度超前
2020年1月初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召开工作会议曾透露 , 2020年计划全国铁路投产新线4000公里以上 , 其中高铁2000公里 。
随着交通网络的完善 , 各省高铁建设与城市群规划的联系也更为紧密 。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 , 2020年中国铁路建设将推进川藏铁路规划建设 , 加快推进长江沿江高铁、沿海高铁等“八纵八横”高铁骨干通道项目和中西部铁路建设 , 积极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城市群、都市圈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 。
高铁能够大大提升人口物资的流动效率 , 对区域而言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 在此背景下 , “市市通高铁”开始成为一个重要标志 。 此前 , 包括河南、广东、广西、辽宁、安徽、山东、陕西等在内 , 全国超4成地区均将“市市通高铁”提上议程 。 截至目前 , 福建、安徽、江苏三省均已实现这一目标 。
目前 , 长三角地区已形成全国最为密集完善的高铁网 。 城市轨道交通方面 , 长三角也表现突出 。 在四大城市群当中 , 长三角开设地铁的城市数量最多 , 也是获准修建城市轨道交通最多的城市群 , 上海、南京、无锡、杭州、苏州、宁波、合肥等都已开通地铁 。
此外 , 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和数字手段的支持 , 长三角地铁“通票”已实现上海、杭州、宁波、温州、合肥、南京、苏州、无锡、徐州、常州10个城市全覆盖 。
城市梯队方面 ,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2018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 , 北京全年累计完成客运量以38.5亿人次位居第一 , 其次是上海、广州、深圳 。 四大一线城市的客运量占到全国总客运量的58% 。
近年来 , 强二线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也呈现出快速的追赶态势 。 2018年 , 成都、南京、武汉三市累计完成客运量均突破10亿人次 , 其中成都11.6亿人次、南京11.2亿人次、武汉10.5亿人次 。
新基建不能脱离城市群
后疫情、新基建、城市群 , 如何理解三者之间的联系?
毫无疑问 , 大城市群仍旧是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 。
2019年8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曾明确定调:“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要改革土地管理制度 , 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 , 使优势地区有更大发展空间 。 ”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 ,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 城市群和核心城市仍旧是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 。 人口和资本要素加速向城市群、都市圈聚集的态势不会因疫情而改变 , 城市群始终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 更将成为新基建投资的重要区域 。 换言之 , 服务于城市群和区域核心城市的新基建投资与建设 , 将获取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
新基建时代到来 , 全国各地纷纷在原有产业优势的基础上 , 寻求最适合自身发展路径的新基建方向 。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 , 在此过程中 , 各地还应树立整体联动发展的意识 , 建立城市群内部和城市群之间的交流合作机制 , 从而打造更多的新基建跨区域发展典范 。
文/21世纪经济报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