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念旧的综艺节目,才是娱乐圈真正的“考古学家”( 三 )





那么 , 作为观众的我们为什么会热衷于“考古”追星呢?从用户消费心理的维度来看 , 很多古早明星通过节目实现二次翻红的原因又是什么?



这些念旧的综艺节目,才是娱乐圈真正的“考古学家”
文章图片





重拾记忆碎片 , 重新认识自我





“怀旧情绪是由于急速变迁而产生的 。 ”
在高速运转的社会发展进程中 ,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精神世界却愈发空虚 , 认知速度与生活节奏发生脱节 。 这种明显的失衡感使人本能地会产生一种对“熟悉物”的期待和追求 。



为缓解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心理压力 , 寻求心理平衡 , 怀旧自然成为了人们常用的一种保护自我的方法 。
我们观看怀旧类综艺节目 , “考古”童年时期的偶像、熟悉的旋律和充满时代印记的影视剧情景 , 从而找到埋藏起的熟悉感 , 体会到亲切和安全感 。
[2]



《还珠格格》里的经典场景搬上舞台后 , 视觉符号的使用加上现场景象与剧中场景的交织剪辑 , 让人产生一种时空交错的恍惚感;而当许绍洋在《嗨唱转起来》舞台上重唱《花香》 , 观众脑海里浮现的恐怕也不是此时此刻此景的许绍洋 , 而是记忆里那个沉溺于偶像剧的暑假......



这些念旧的综艺节目,才是娱乐圈真正的“考古学家”
文章图片



法国现象学家杜夫海纳(Mikel Dufrenne)说:“过去不是由于它自身才有深度的 , 它甚至不使我们感动 , 因为真正感动我们的是过去和现在在我身上的汇合 。 ”



在我们进行“考古”的时候 , 会不自觉地回忆起当时的自己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中 。 面对碎片化的现实 , 怀旧本质上就是通过追溯和追忆等方式重新拾掇起人们成长历程中的碎片 , 重新认识自我 , 重拾自我形象 。
[3]



集体记忆的共情体验



“怀旧成为可以确定的、能够在美好的过去中找寻安全感的情绪 , 遂逐步由从个人行为向社会集体群像蔓延 , 成就一场集体式的文化狂欢 。 ”



集体记忆指的是一个具有自己特定文化内聚性和同一性的群体对自己过去的记忆获得共情体验 。




这些念旧的综艺节目,才是娱乐圈真正的“考古学家”
文章图片



法国心理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在其著作《论集体记忆》 里提到:个体只能在社会中才能获得记忆 , 才能进行回忆、识别和对记忆进行定位 , 这种唤起、建构和定位记忆的文化框架即是所谓的集体记忆或记忆的社会框架 。
[4]



集体记忆支撑下 , 重温经典更像是一场“记忆共享” , 每次触动受众的共同回忆都会增加彼此间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 即便是共同批判、“找茬” , 在整个分享过程中 , 那些共同回忆也都会保持着恒温的状态 , 不会冷掉直至消亡 。



在网络上互不相识的网友 , 通过“考古”追星这种行为回忆起了同样的经历 , 这种“重温”能使参与者迅速获得认同感和亲切感 。 怀旧也因此维系了个体与他人的社会联系 , 强化了关系纽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