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当今的「群体性孤独」

是由人类的肉体本质决定的,我们没有心灵感应能力.
■网友的回复
(“好像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孤独,哪怕性格再……”,下文看法不针对这句描述,只针对题目。且,好像代表一种不确定性,那何来每个人之说?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孤独又是怎么得知的了?70亿人每个人都有表示过觉得自己很孤独吗?……)1,从个体来说,具体到个人的人生,来到世界是一个人来,走是一个人走,生而孤单。因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可能跟另外一个人共用一个脑袋一个身子一颗心,所以成长过程中尤其是你思维的变化,对各类事物的看法转变,也是孤单的,即便某一阶段某人或某些人会参与至你的生活或者有很紧密的联系,但整个一生,没人可以完完全全时时刻刻陪你走到底。一生里跟自己相处的时间实际最多,孤独是伴随终生的。这是有普遍性的特质。2,从大陆的大环境来说,大部分人解决温饱的时间还不长,所以与以往吃不饱穿不暖物质匮乏的年代相比,当数千年来大部分人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接下来,这大部分的人不用担心饿死之类的事情了,在有了身体的生存保证后,有的人有时候难免会问问自己:接下来,那该去做什么呢?加之原本传统的社会道德体系解体,也没有新的体系完整建构起来,加剧了某部分人心中的迷茫。尤其年轻群体及老年群体这两个部分较之中年群体,群体性孤独显现得更为明显,这个不展开了,写不完了……3,社会的变化,使得人们的孤独感加重,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改变,迁移已经是社会的常态,从东关往西关住都需要一个文化及环境适应的过程,何况从黄河到长江?黄河到珠江?等等以此类推。4,国民教育面以及识字率都是我国历史上纵向时间轴上是处于一个最高值状态,加之信息传播速度较之以往也有了一个大的跨越,能表达孤独的人们、愿意表达孤独的人们、以及接收到他人表达出孤独心情的人们,三重作用,对比过去要多啦很多,所以也导致有这种“群体性孤独”的状态似乎普遍化了。 但过去几千年历史中任意时间段的人们,我们没办法知道到底有没有“群体性孤独”,这种群体性孤独在社会中涉及面又有多大。毕竟占绝大多数的平民们或因不识字无法用文字表达内心的孤独,或因书写孤独的纸张等一切直观承载孤独这种情感的遗留物不易保存,或者在时间流逝中逐渐消失,或者还深藏于哪个角落不见天日,或者见于天日却在它周围没有接收到这是“古时某平民表达自己孤独的物品”的人,多重作用,使得我们无法得知到底那个时候的“群体性孤独”有没有?普遍不普遍?我们这个社会在近几十年有各种巨大的变化,社会中的人们无一不身处这些变化或受到这些变化影响。愿我们都能找到属意的路吧……
■网友的回复
不是有这么书么?
怎样理解当今的「群体性孤独」
【怎样理解当今的「群体性孤独」】
■网友的回复
谢谢邀请孤独源于相互之间交集减少,即使是合作非常好的工作团队中也只是在工作中有默契在过去农耕时代的中国,以宗亲为代表的村庄,人们从小一个锅里吃饭一个炕头睡觉,生于斯长于斯冥于斯,生活中交集甚多,一颦一笑就能相互体会。如今每个出来打工的人都成了相互独立的游牧单元,在单元里有满足自己的各种生活资料。相互间的生活没有来往,如何能有共同语言?我们自己家的亲兄弟也是如此,虽然从小在一起长大,但是上学、工作后相隔很远,有机会相聚,也因为工作和生活中没有交集,自己所谈论的人和事都是其他人不了解的,没有共同话题,于是兄弟间喝酒都没有共同的酒引子,孤独也会产生。
■网友的回复
楼上真的在讲群体性孤独? 我正好做到“群体性孤独”的名词解释,到乎来了解一下就给我看一堆伤痛文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