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天堂绿肺”养成记 西溪湿地:从污水横流到城市生态建设标杆( 三 )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启动之初 , 有不少热心市民提出 , 湿地有独特的生态系统 , 和西湖等传统的景区公园不一样 , 所以需要专业的规划、设计、施工 。 作为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 , 杭州在保护工程的专业性上做出了不少努力 。 河道、鱼塘必须是斜坡堆土 , 让各种生物有生长繁殖的环境;堤塘边打下柳树桩 , 原来施工时考虑松木在水里不会腐烂 , 准备用松木桩护堤 , 但是本地村民提出 , 松木是死桩 , 不能生根发芽 , 而柳树桩是活桩 , 会生根发芽 , 在堤岸上盘根错节 , 裨益丰富生态;草皮也必须是原生态的 , 西湖边那种所谓的高级草皮和这里的野生状态是两码事;污水直排被淘汰 , 管网配置到角角落落;对原生态保护区以及生态恢复区只将部分封闭小面积水体连通 , 利于物种自由交流 , 吸引水鸟栖息;保留和恢复作为次生湿地标志的鱼塘达383个 , 原有的柿子树一棵都没少 。 在湿地保护过程中 , 这样的例子很多 , 群众性和专业性、科学性和民主性在西溪湿地的规划实施中得到了体现 。
围绕西溪湿地是“完全保护”还是“也要利用” , 曾经出现了一些讨论 。 杭州始终把生态保护牢牢摆在第一位 , 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 , 在此基础上发挥科研、教育、观光功能 。 为加强生态保护 , 在湿地一期工程内设置了费家搪、虾龙滩、朝天暮漾、包家埭和合建港五大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 。 入口处设湿地科普展示馆 , 园区内设多处观鸟区 , 群鸟飞翔 , 人景相融 。 杭州在湿地保护的科技含量上下了很大功夫 。 定位世界最高水准 , 由国际知名的建筑事务所竞标打造湿地科普研究展示平台 。 最终建筑大师矶崎新(于2019年获普利兹克奖)的设计方案中标 , 建成了造型独特、寓意深远的西溪湿地博物馆 , 充分展示湿地生态多样性及悠久人文历史 , 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成为重要地标 。
在保护的基础上做好开放 , 杭州动足了脑筋 , 制订了很多“框框” 。 当时决定 , 西溪湿地一期工程的东部2.4平方公里培育区实行完全封闭 , 西部1.78平方公里封育区实行一定年限的全封闭保护 。 不少专家认为 , 西溪湿地和西湖不同 , 其意境是“冷、野、淡、雅” , 不能热闹 , 人一多就没有什么观赏价值了 。 但是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认为 , 限制客流量不完全是为了“好看” , 其中还有更深远的考虑 , 那就是生态保护的弦绝不能松 。 开放第一年的“五一”黄金周还采取了“限客”措施 , 控制旅游人数 , 以湿地水体能自然降解游客在湿地公园活动所产生的污染为重要指标 , 控制在每天6000人左右 , 其中一期工程游客人数控制在3000人左右 。 游船、游步道等都严格按最高控制游客量设定 , 尽量减少设施配备对湿地景观的影响 。 有关部门还通过信息系统随时公布湿地公园饱和“警戒线” , 踩线就会采取观光巴士暂时停发等系列措施 。 此后随着湿地公园面积的扩大、环境容量和相关配套技术的提升改进 , 相关的口子进行了适时的收放调整 。 目前 , 整个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瞬时最大游客承载量为41600人 , 日最大游客承载量为86600人 。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
又到人间四月天 , 西溪湿地再次迎来一年一度的花朝节 , 草木沁香 , 群芳吐艳 , 人们徜徉湿地 , 赏红、种花、扑蝶、祭花神 。
据了解 , 花朝节起源于武则天时代 , 二月十五的花朝节和元宵节、中秋节一起被视为当时三个最重要的“月半”节日 。 南宋建都杭州后 , 花朝节日益繁盛 。 据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载:“杭城风俗 , 二月十五为花朝节 。 杭人有四时赏花的习俗 , 孤山探梅、荷塘泛舟、苏堤上玩芙蓉等 。 ”据专家考证 , 历代杭城民间都十分重视花朝节 , 杭州有两处花神庙 , 节日中盛况空前 , 人们要为庭园中一切已开、未开的花木挂红着绿 , 以示庆贺;入夜则在花树上张挂“花神灯” , 青年男女结伴漫步花丛灯影中 , 赏花谈情;文人墨客 , 沏茶相邀 , 吟诗作词 。 整个杭城披红挂绿 , 百姓官员全民同乐 , 共同游赏春序正中、百花争艳的花朝佳节 。 从2011年起 , 杭州恢复花朝节 , 在西溪湿地举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