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天堂绿肺”养成记 西溪湿地:从污水横流到城市生态建设标杆

「湿地」“天堂绿肺”养成记 西溪湿地:从污水横流到城市生态建设标杆
文章图片

【「湿地」“天堂绿肺”养成记 西溪湿地:从污水横流到城市生态建设标杆】4月1日 , 船只在西溪湿地水道上行驶(无人机照片) 。 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
「湿地」“天堂绿肺”养成记 西溪湿地:从污水横流到城市生态建设标杆
文章图片

4月1日 , 船只行驶在西溪湿地的水道上 。 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
今天来到杭州 , 除了游览风光旖旎的西湖 , 很多人还会一路向西 , 去约会一个野趣横生的湿地 , 这里春天百花盛开 , 夏天浓绿满眼 , 秋天芦花飞雪 , 冬天疏影横斜 。
很多老杭州人 , 惦记着童年在这里摘柿子的美好记忆 , 很多文化人 , 对这里的文史遗迹如数家珍 。 此地有《长生殿》作者洪升的祖居、清代著名文人高士奇接待康熙的高庄 , 苏东坡、张岱等均曾在此留下诗画墨宝 。 人们是如此热切地想要给予它各种赞美 , 甚至还传说 , 这里水泊遍布 , 湾荡曲折 , 可能就是施耐庵写《水浒传》的创作背景 , 还有人寻章摘句、乐此不疲地探讨《红楼梦》和这里的渊源 , 也成红学一家之言 。
这里是西溪湿地 , 中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 。 历史上 , 西溪是和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的名胜之地 。
过度开发无序发展 , 曾污水横流
2005年 ,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开园 。 当时的西溪湿地保护区 , 总面积10.08平方公里 , 是罕见的城市中的次生湿地 , 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
湿地位于杭州西北 , 有“天堂绿肺”之称 , 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 , 分布有维管束植物85科182属221种、浮游植物7门 , 6个植被型组 。 保留下来的老柿树在一期工程内就有2802棵 。 湿地内的鸟类资源也极其丰富 , 有12目26科89种 , 占杭州所有鸟类总数的近50% 。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奇妙美景 。
西溪发现于东晋 , 发展于唐宋 , 兴盛于明清 , 历史上占地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 。 古称河渚 , “曲水弯环 , 群山四绕 , 名园古刹 , 前后踵接 , 又多芦汀沙溆” 。 曾经是杭州最优美的画卷 , 以“一曲溪流一曲烟”的典型江南水乡风光而著称 。 和西湖的热闹烟火气不同 , 西溪的格调是“冷、野、淡、雅” 。 无数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他们深浅不一的屐痕 。 在大量的诗词书画作品中 , 它既是一幅男耕女织的田园图 , 又是高士梅妻鹤子的隐居图 。 据史料记载 , 一千多年前 , 宋高宗赵构看到西溪美景 , 赞叹:“西溪且留下 。 ”康熙、乾隆均曾南巡至西溪并留下诗作 。
但是在长达1800多年的演化中 , 历经盛衰 , 西溪这一不可多得的城市湿地资源受到了破坏 。 本世纪初 , 人们在这里看到的是和今天截然不同的景象 。 杂草丛生 , 污水横流 , 路边散布着企业厂房 , 杂乱民居点缀其间 。 历史上的美好画卷已荡然无存 。 很多年轻人甚至不知道杭州还曾有这样的人文和风景兼具的宝地 。
衰败的西溪不仅没有了原生湿地景观 , 整个面积也只剩下约11平方公里 。 尤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 , 由于城市扩张 , 大量房地产商在这里从事开发建设 , 最多时竟达60多家 。 当地农民自发形成的养猪业 , 影响了西溪水质 。 据2002年的统计 , 当地蒋村乡有415户家庭从事这个行当 , 生猪头数超过了2.5万 , 污染严重 。
几十亿元先期投入不求经济回报
2002年底 , 为了保护西溪的水资源 , 杭州市、西湖区、蒋村乡三级政府率先对西溪全境实施了生猪“禁养” , 结束了西溪水域长期经受生猪排泄污染的历史 , 并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 , 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外运处理 。 但污染依然在加剧 , 沉重的压力让综合治理不胜负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