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天堂绿肺”养成记 西溪湿地:从污水横流到城市生态建设标杆( 二 )


2002年 , 杭州市委市政府作出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的决策 , 杭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把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列入了“十大工程” , 准备在接下来的若干年里大力整治 , 恢复其留在历史画卷里的青青芦苇、夹岸杨柳、清溪绵延之胜景 。 目标是打造成为“天堂”杭州集自然风貌与人文景观于一身的“第二西湖” 。
杭州市在出台《西溪湿地综合保护总体规划》的基础上 , 计划在2004年投资40亿元 , 将西溪湿地建成“中国江南城市湿地公园” 。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定下“六大原则”——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 。
2003年9月 , 经过反复论证 ,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首期工程正式启动 , 采取了外迁农居 , 恢复湿地生态、挖掘历史遗留等一系列举措 , 西溪湿地保护区旅游专项规划也浮出水面 。 规划按照“保护第一、生态优先”原则 , 突出植被、地形地貌的原生性 , 大半湿地面积禁止游客进入 , 其余部分的游客日流量也控制在五、六千人左右 , 以确保湿地水体能够自然净化游客产生的可降解污染物 , 并且只设置必要的步行游览道路和非机动船舶类交通工具 。 规划将西溪湿地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分为“三区一廊三带” , 采取搬迁整治、封闭封育等措施 , 恢复原始沼泽、田园风光和鸟类物种 , 营造特有的水域、地貌、动植物和历史人文景观 。
西溪湿地保护区域内的村民实行撤村建居并全部外迁安置 。 涉及人数计13000多人 , 安置在杭州市西湖区紧靠湿地的一个新建社区 。 当地政府还制定了一个“开发性安置计划” , 对被收购征用的农用地给予10%留用地指标 , 用于村集体举办企业项目 ,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同时 , 部分农转居人员由从事第一产业改为从事旅游服务、商贸等第三产业 。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负责人强调说 , 杭州市政府这几十个亿的先期投入不求经济回报 , 不求任何用地性质的更改 , 投入的用意在于还西溪30年前的生态佳境 , 维护这片“城市之肺”的原生态 。
要GDP还是要“绿肺” , 有过争议
2005年4月30日开园时 , 对外开放的是湿地公园一期工程 , 约3.46平方公里 。 二期和三期分别于2007年、2008年建成后有限开园 。 一期工程中保留的原生态区和生态恢复区占了一期工程的94% 。 其中保留和恢复的建筑面积仅占搬迁村民住房建筑面积的24%左右 。 据市政府负责人称 , 湿地水域景观中最精华部分已得到完整保护 。
围绕保护工程 , 一度有过一些议论 。 首当其冲是土地财政的利益问题 。 那些年 , 杭州已和很多城市一样 , 房价飞涨 , 土地极为值钱 , 当时最高拍到1800万元一亩 。 在工程启动前 , 西溪湿地原址已受到严重破坏 , 入驻了不少房地产公司 , 一度被杭州人称为“房地产西进”浪潮 , 每个项目都意味着巨大的财政收入和GDP数字 , 开展保护工程意味着要动这块巨大的蛋糕 。 但市、区政府不为利益所动 , 做了大量的工作 , 将这些项目一家家地劝说退出 。 如果从经济的角度讲 , 眼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 , 这个湿地保护工程对杭州市来说真是“亏大了” 。 当时 , 相关负责人坦言 , 整个工程总投资巨大 , 资金回收几乎没有可能 , 自立项起 , 就定位为“保护工程” , 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 。 市委市政府多次强调 , 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 , 是城市的“绿肺” , 而且西溪湿地还有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 , 要将“生态优先 , 最小干预”放在首位 。
不仅没有大肆招徕游客 , 反而有一系列“拒客”举措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 , 这个保护工程在开园之后 , 不仅没有大肆招徕游客增加旅游收入 , 反而采取了一系列“拒客”的举措 。 既失去了房地产的大笔土地出让款 , 政府还要投入40亿元建设款 。 市里有关领导说 , 实际上这点门票钱连湿地公园的日常运作都维持不了 。 但是 , 从整个城市看 , 杭州拥有了强有力的城市“绿肺” , 拥有了全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 , 城市的品位大大提升 , 这种“增值”将惠及子孙后代 , 远不止眼前的这点利益 。 经营城市 , 既考虑经济数字 , 同样也要经营文化软实力和环保“绿色实力” , 为城市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作综合考虑 。 借地生的“财” , 既生现实的真金白银 , 生经营文化软实力和环保“绿色实力”所需要的资金 , 也生由“软实力”所带来的长远的巨大效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