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里有哪些非常虚伪的话

我们考虑一下,觉得合适的话,3天内给你电话通知
■网友的回复
作为一个在职场摸爬滚打6年多的人,真是看多了同事之间勾心斗角,互相排挤,背后插刀,阿谀奉承等种种乱象,今天老板玩弄下属感情,明天同事之间互相拆台,我表示心很累。
俗话说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窝里斗。
先不说职场,在生活中,我都觉得中国孩子都特别坚强。为什么?因为咱们从小就听到大人们,小伙伴们说着各种不靠谱,不着边际,特别假的话。
比如
妈妈:这些压岁钱麻麻帮你存着,等你长大就还给你,乖;
学霸:唉,这次考试又没考好,搞不好有可能不及格呢,烦;
老师:再讲两分钟就下课;
老师:体育老师今天有事儿,下次会把课还给他;
老师:整栋楼就是我们班最吵;
公交车司机:后面那辆马上就来了
其实听到这些话,我的内心是极度崩溃的。
生活中尚且如此,何况职场呢?我觉得最虚伪的是下面5句话。
我说话从来对事不对人很多人会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但我没有碰到过一个完全做到对事不对人的人。比如双方讨论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对方的逻辑有问题,对方的思维方式有问题,然后就上升到这个人有问题,于是,“对事”就变成了“对人”。
大家都是通过事来看人的,你要关心微博里的战争就会发现,很多人就因为对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观点,从讨论到论战,然后对战,再到骂。比如下图
所以完全做到对事不对人,绝对不可能!说话不带情绪,对事不对人只是理想的结果。
对事不对人的背后本质逻辑是什么?是在讨论与人沟通时要意识到两种需求的存在。
一种是人性的需求,每个说话的人希望自己得到尊重,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基本需求。第二种是解决事情的需求,是指说出来的事情有没有道理,是不是符合逻辑,是不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讨论的时候这两种需求总是相伴的,我们看到吵架的时候多半是把这两种需求混为一体,比如A说出一个方案,B就会说:你说的不对,我觉得应该是这样。而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把这两种需求分开则会是:A说出一个方案,B会说:A确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的想法,针对这个想法,我还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所以沟通的时候要记得先尊重人,再讨论事,应该能更好的做到对事不对人。
说实话...我知道你又一次膝盖中枪了。这三个字大概很多人都会时常挂在嘴边。但你是否真的想过这三个字,说出来给人的感觉呢?很明显,当你在想说的话前加上这三个词,就代表了你的虚伪,不然,你在说别的话的时候,为什么不加这三个词呢?
这并不是一句很好的口头禅,请收回吧。
以后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直接来找我!这句话你可以认为是客套,也可以当真。一般说这话的人都会装着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看似十分讨人喜欢(如上图,萌萌哒)。但每当我带着这份美好回忆去找他的时候,往往是碰壁的。对方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不帮忙,最后闹得很不愉快,非常尴尬。既然你做不到,为什么还要信誓旦旦的脱口而出呢?
我来找你是出于对你的信任和赏识(尼玛,谁叫你那时候这么人畜无害),你要知道作为一个初入公司的新人是多么需要帮助,你这么高的薪水,就不能教教我这个月薪2K的实习生吗?这一次的不欢而散,让我们之间怎么还会有下一次的工作接触呢?你叫我怎么对事不对人。
请三思而后说,不然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啊。
你工资好高啊我知道,99%的职场人私底下都会互相打听工资。这很正常嘛,谁都希望自己的工资比别人高一点,以获得愚蠢的满足。哪怕是老王比老张工资高100,都会开心半天。但人往往就是这样心口不一,当你得知对方工资比自己低的时候,突然来一句:哇,你工资好高啊。是出于什么目的呢?是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工资高,心里却暗自窃喜,对吗?
别傻了,孩子,既然你能知道别人的工资,别人同样也能知道你的工资。
不要总发出这样的惊叹,只会让人觉得你很虚伪。
你不应该用打工者的心态工作这句话我要多说两句,先解释下什么是消极打工者心态的表现?
【职场里有哪些非常虚伪的话】 我只拿这点钱,凭什么去做那么多工作,我傻呀。我为公司干活,公司付我一份报酬,等价交换而已,我不欠谁的。我只要对得起这份薪水就行了,多一点我都不干,做了也白做。工作嘛,又不是为自己干,说得过去就行了,干吗那么认真。
其实无论打工也好,创业也罢,这两者对人的职业素养要求在很多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关联性,并不完全矛盾。因此不能把大家对工作的态度简单对立地说成“打工心态”与“老板心态”。
前两天一个老朋友跟我感叹现在员工的“打工心态”实在是令他头痛不已。他从前也是打工者,前几年开始自己创业。他表示,以前自己打工的时候,总是尽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好,把公司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但是,现在的很多员工却恰恰相反,比方说,工作被动,总是像算盘珠子,拨一拨,动一动;遇到困难先想着如何绕道而行,或者就干脆往后拖,直到把事情拖黄,不了了之;做事只求能在老板或者上司那里应付过去,所以对老板能看得见的事情就多做,老板看不见的就少做,甚至干脆不做。
其实所谓“老板心态”和“打工心态”看起来是因为各自利益的不同,而被认为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可我却不这么认为。
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一个公司如果打工者心态的人多,很大程度上跟企业的薪资激励机制,特别是企业管理文化水平有很大的关系。这是做老板的,或者企业的领导者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不可能强制地要求你的员工必须具备“老板心态”,无条件地要求员工做企业的主人。
那么,身为打工者如何消除“打工心态”呢?我的体会是,作为职场人士,最重要的做自己的主人,做你自己职业发展的主人。这样,你就会发现表面看来是你为公司做的一切,同时也是为你自己在做,为你自己的职业发展的每一步奠定扎实的基础。你交给公司的是业绩,同时获得的是自己能力的提升。
曾经有一位导师在我很年轻的时候跟我说过“你到底为什么而做?是为自己而做。”这句话所包含的微言大义是在我几乎工作了好几年之后,才渐渐明白的。虽然我以前打工时也一直很努力,并没有上述所说的“打工心态”的种种表现,但我当时一直觉得,我是在为公司而做,为公司的业绩在努力。而多年之后,我知道其实这一切都是为自己在做,练就的本事,是自己的财富。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体验到了辛苦和欢乐。
■网友的回复
事前:你办事,我放心/你看着办吧事成:这都是领导高瞻远瞩,我只是做了些微不足道的事事败:你这个小同志就是太莽撞,做事情为什么不向我汇报
■网友的回复
也不能叫虚伪,只能说是礼节性语言。
■网友的回复
请你吃饭...
■网友的回复
“帅哥”“美女”
■网友的回复
我是个文案,每次拿出广告语之类的,美工姐姐都要夸半天,我知道她不是认真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