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举@一个“投牒自举”的考生告诉你,唐朝考上秀才有多难
【自举@一个“投牒自举”的考生告诉你,唐朝考上秀才有多难】今天是大唐武德六年十月初二 , 长安城秋高气爽 , 天空中的太阳明晃晃着照耀着朱雀大街 , 空气中着菊花的香味 。做为一个被“乡贡”保送到京城参加秀才应试的考生 , 我走在长安街上 , 顾盼自雄 , 心中充满了骄傲与期待 , 感觉天是那么的蓝 , 空气是那么的清新 , 连脚步也轻快了许多 。
迷漫
你们一定奇怪 , 我为什么这么开心吧?因为我很快就要成为一名光荣的“秀才”了 , 从此迈入了统治阶层的一员 , 虽然在统治阶层中 , “秀才”只是最底层的存在 , 但我已经被我们的大唐帝国承认是科举制度的合格者 , 是优秀人才的一员 。
唐朝读书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考试还没举行 , 我为什么这么自信?因为我的怀中 , 有一份“法宝” , 它是我们的州里的长史大人亲自颁发给我的 , 是我进身的凭证 。
今天我心情好 , 就和你们来聊一聊咱们大唐帝国 , 成为“秀才”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
唐朝的“秀才”
在你们眼里 , “秀才”就是古代普通的“书生” 吧?那你们可大错特错了 。“秀才”自古以来指的就是那些才能优秀的人 , 最初只是一种泛称 , 并不专指饱读经书之人 。
“秀才”之称在春秋时就有了 , 管仲说过:“是故农之子常为农 , 朴野而不慝 , 其秀才之能为士者 , 则足赖也 。”也就是说 , 只要是有秀异之材 , 生而知之 , 不习而成的人 , 都可称为“秀才” 。所以“秀才”也可以泛指才能优异的人 。
唐朝秀才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从汉朝开始 , “秀才”便与官员的察举制度有了联系 。汉朝地方各州推举上来的的优秀人才均称之为“秀才” 。从汉武帝 时开始 , 察举分成了“岁举”和“诏举”两种类型 。岁举就是每年对地方上通晓儒家经书的儒生进行推举 , 推举的科目有“孝廉”和“秀才”两科 。一个人被举荐上了“孝廉” , 就可以到中央担任郎官 , 从此步入仕途 。“秀才”和“孝廉”都是由州郡推举 , 但秀才人数比孝廉少得多 。一旦成为“秀才” , 则可以直接担任地方上的县令 , 比孝廉前途要好得多 。东汉光武帝时 , 因为皇帝叫“刘秀” , 所以“秀才”也改了名 , 称为“茂才” 。
“秀才”和“孝廉”也有区别 , “秀才”重才 , “孝廉”重德 , 所以秀才的才能远高于孝廉 , 人数也远远少于孝廉 。汉代“以孝治天下” , 孝廉比较普遍 , 许多官僚家庭相互为对方子弟举荐 , 哪有真材实学的秀才高贵!
隋朝正式科举取士 , 分进士、明经和秀才三科 , 被录取者统称“秀才” 。我大唐虽然将科举由三科拓展为秀才、进士、俊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等十余科 , 但“秀才科”始终都是常科 , 选拔的要求高于“进士科” 。是的 , 你没看错 , 是高于“进士科” 。我所在的武德年间 , 每年全国录取的秀才不超过两位 , 这个比例是不是吓倒诸位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什么是“投牒自举”?
当然 , “秀才”科如此难考 , 每年有勇气来考的人廖廖无几(秀才科于高宗年间停止 , 这一点武德年间的王生是不知道的) 。这些来考“秀才”的读书人分为两类 , 一类是各地官学的“生徒” , 他们按照规定完成了功课 , 通过地方上的考察 , 便可参加“秀才考试”;还有一种叫做“乡贡” , 就是其中特别优秀者 , 由州县发给特别的符牍以做证明 , 叫做“投牒自举” , 可以极大的增加秀才的通过率 。听说从我大唐建立以来 , “投牒自举”者还没有不录取的 , 而我的怀中 , 就有这样一份符牍 , 您说 , 我怎么会不开心?
推荐阅读
- 『鲜闻说』乃万“挑战”虞书欣,只用一个动作,虞书欣就败下阵来
- :【肉松寿司】的做法+配方,超级美味的寿司,一口一个妙不可言
- ##原创 读齐邦媛《巨流河》:一个时代的大变迁,一部悲壮的家国史
- @刘备的两个托孤重臣,一个为蜀殚精竭虑,另一个却将蜀推向了深渊
- :诸葛亮一生神机妙算,犯了一个错误,致使蜀汉越来越弱
- 「」《清平乐》原本是两厢情愿的爱情,却最终活成了一个人的单相思
- 「人品」原创 看一个男人的人品如何,跟他吃顿饭就清楚了,别不当回事
- 「」世界上最高的山,却不是珠穆朗玛,而是一个海拔473米的山
- #腰痛#体内有癌,腰部会“呼救”,保护腰部健康,注意“三不要”
- 【历史】朱元璋最恨一个姓,下令:男世世奴,女代代娼,后代纷纷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