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疫情冲击,宏观政策如何发力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 。但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抓紧研究提出积极应对的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 。我国如何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就相关热点问题,本报邀请三位专家深入研讨 。 
经济运行有良好支撑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冲击,我国已连续出台实施了一系列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又进一步明确了多项政策措施 。这些宏观政策的主要着力点是什么? 
刘尚希:新冠肺炎疫情产生的负面冲击,使就业、企业营运和个人日常生活处在一个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当中 。疫情主要有两方面直接影响 。一是在需求方面,引起群体性需求收缩,特别是对于旅游、餐饮、交通运输等行业,影响很明显、很直接,速度很快;二是在供给方面,受疫情影响,不少企业春节过后复工出现困难 。 
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旨在注入确定性和分担风险,对冲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财政政策方面,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采取包括加强经费保障、减税降费、贷款贴息等有力措施 。近日,中央进一步提出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等重要举措 。这些举措对冲了疫情给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带来的负面影响,彰显了财政应急兜底的作用 。在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这些密集出台的政策,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稳定经济运行提供了良好支撑 。 
刘俏: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月份和二月份经济数据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了较大冲击 。在疫情暴发初期,我国及时果断采取了一系列宏观政策,增强了逆周期调节力度 。这些政策在对冲疫情影响、防止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比如,央行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降息、大量逆回购等操作保证了市场和企业流动性的相对充足;一系列减税降费、为企业减负的财政政策也陆续推出 。这些政策对于稳增长、稳就业,帮助受冲击最为严重的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起到了积极作用 。 
温彬: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全面部署下,各部门第一时间出台多项助企纾困政策 。例如,央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金融30条”支持防疫举措;货币政策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通过降准、降息等方式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并通过专项再贷款、再贴现、小微企业贷款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等加大了定向支持力度 。财政部门及时出台一系列财税政策,对新冠肺炎患者、参加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受疫情影响的职工等实施补助补贴或税收优惠,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贷款给予财政贴息,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实施减税降费等措施 。 
可以说,这些政策的出台实施,有力支持了疫情防控,对维护疫情下的经济正常运转、保障社会安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将对当前促进经济加快恢复起到支持作用 。 
坚持关注结构性问题 
中央提出,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 。我国宏观政策应该如何保持战略定力?应该从什么样的逻辑出发制定宏观政策? 
刘俏:全球经济在今年第二季度大部分时间面临“停摆”,不仅严重影响外需,也带来了全球供应链中断风险,不可避免地给我国经济复苏带来了极大不确定性 。我们需要深入思考我国对冲疫情影响的宏观政策范式,进一步明确宏观政策定位和实施的重点领域 。 
在中国经济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中国核心增长逻辑变化的形势下,面对危机应该坚持关注结构性问题,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心应该转向对冲疫情对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影响方面 。 
【应对疫情冲击,宏观政策如何发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