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地』南宋六陵:一个皇朝的背影( 二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二 五音墓地与形法墓地
第一次来到宝山的人 , 一定会纳闷 , 宋六陵南北皆山 , 而南宋的皇帝皇后 , 竟然放弃自然的高地 , 将墓穴埋葬在两山之间的低洼谷地 。
江南多雨 , 地下水位高 , 自古以来人们选择自然高地埋墓 。史前的崧泽、良渚文化 , 太湖流域的水乡卑湿之地 , 人们营建高大的土墩 , 用以埋墓;汉六朝唐宋墓葬 , 均选择埋葬在丘陵高地的山麓至半山腰 。这是江南通乎古今的惯例 , 倘若掩埋于平野 , 坟墓必将为雨水和地下水所吞噬 , 此与葬身水火无异 。而宋六陵舍弃自然高地不用 , 将诸攒宫埋在平地 , 不合情理 , 一至于此!
要解释这个“奇怪”的现象 , 须从河南巩义北宋皇陵说起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北宋皇陵位于巩义市(原名巩县)的西南部 , 诸陵南依嵩山北麓 , 北傍伊洛河水的黄土岗地上 , 共有七座皇帝陵(宋太祖永昌陵、宋太宗永熙陵、宋真宗永定陵、宋仁宗永昭陵、宋英宗永厚陵、宋神宗永裕陵、宋哲宗永泰陵)以及宋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的永安陵 , 并祔葬有22个皇后 , 以及上千座皇室成员的陪葬墓 , 习称“七帝八陵”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北宋皇陵分布图
北宋皇陵的自然地势 , 就呈现“南高北低、东穹西垂”之状 。这是宋金时期中原地区流行的“五音姓利”堪舆术的择地要求 。据北宋官修的堪舆书王洙等编撰《地理新书》 , 人们把姓氏分成宫、商、角、徵、羽五音 , 再将五音与五行(土、金、木、火、水)四方相联系 , 推断与其姓氏对应的阳宅、阴宅方位的吉凶 , 即所谓“大利向”“小利向” 。北宋时期“五音姓利”是官方的堪舆术 , 为皇室、士大夫及富裕平民阶层所遵循 。但自明清以来 , 该系统的堪舆术衰微不传 , 逐渐不为人知 。宋元时期 , 中原北方地区流行以五音姓利原则指导墓地的选址和规划 , 为了叙述方便 , 我们将这种墓地称为“五音墓地” , 例如北宋河南新郑吕夷简家族墓地、安阳韩琦家族墓地、巩县北宋皇陵 , 均为典型的“五音墓地” , 而且是延续多代人、多房派、规划严谨的家族墓地 。
绍兴元年 , 为孟皇后选定会稽县上皇山葬地 , 就因为太史局官员(朝廷职掌堪舆风水的技术官僚)认为其地势与巩县相仿 , 是他们赵家人墓地的“大利向” 。这在南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九中 , 说得更明白:“永安诸陵(即北宋皇陵) , 皆东南地穹 , 西北地垂 , 东南有山 , 西北无山 , 角音所利如此 。七陵皆在嵩少之北 , 洛水之南 , 虽有冈阜 , 不甚髙 , 互为形势 。自永安县西坡上观安、昌、熙三陵 , 在平川 , 柏林如织 , 万安山来朝 , 遥揖嵩少 。三陵柏林相接 , 地平如掌 , 计一百一十三顷 , 方二十里云 。今绍兴攒宫朝向 , 正与永安诸陵相似 , 盖取其协于音利 。有上皇山新妇尖 , 隆祐(孟皇后)攒宫正在其下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坟墓坐落在“东南高、西北低”的地方 , 自无高地可以倚靠 , 坟墓的正前方反而是块高地 , 在今天的人看来 , 当然极其古怪 , 简直不可理喻 。这是因为现代人的风水观念 , 经过长期耳濡目染 , 受到了主流的“形势派”堪舆风水观念的影响——此与宋元时期中原“五音姓利”属于完全不同的风水体系 。同样为了叙述方便 , 我们将以“形势派”原则指导选址的墓地 , 称为“形法墓地” 。
推荐阅读
- @来围观下南宋人的精致生活?
- 「梅花」古诗文经典传承:《雪梅二首》 南宋 卢梅坡
- 【】可怜南宋末代皇帝的传奇人生:皇帝到驸马再到高僧
- 「」南宋最卑鄙的叛敌将领,给中国带来七百年灾难
- 「战狼」南宋“战狼”辛弃疾,率50人怒闯金军5万人大营,如入无人之境
- 『攻宋』征服了亚欧大陆的蒙古人,却在南宋遇到了最强烈的抵抗
- 【】南宋《官窑青釉大型琮式瓶》珍赏
- 宋孝宗@赵构和宋孝宗的一个对话,显示了南宋的一项重要制度
- @韩世忠63岁寿终正寝,死后千年墓地被挖开,发现南宋遗宝
- :考古发现南宋古墓,出土两块墓志铭,专家看后情绪顿时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