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非网]估值仍达500亿,寒武纪科创板IPO将催动中国芯片产业“大爆发”?,三年亏16亿( 三 )


从产品迭代来看 , 成立四年 , 寒武纪每年都会推出和迭代新产品 , 相较于其他国外芯片厂商与A股上市芯片厂商 , 其以平均约每1-3年的迭代周期推出系列新产品 , 寒武纪的研发能力表现突出 。
而据招股书介绍 , 寒武纪目前主营业务为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和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三大业务线 。 其中 , 2017年、2018年和2019年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99.38%、100.00%和99.99% , 主营业务贡献显著 。
[与非网]估值仍达500亿,寒武纪科创板IPO将催动中国芯片产业“大爆发”?,三年亏16亿
文章图片
公司不同业务收入的占比情况
其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 , 即终端智能处理器IP的业务收入占比大幅降低 , 由2017年的98.33%和2018年的99.69%缩减至2019年的15.49% 。 主要原因在于:2019年 , 寒武纪拓展了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业务与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 , 使得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加 。 这一点充分回击了曾经遭受的质疑——过度依赖华为终端芯片业务 。
值得一提的是 , 2019年 , 寒武纪贡献收入最大的业务板块“智能计算集群业务”承接了寒武纪首创的“AI+IDC”商业模式 , 该业务板块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中心的应用 , 为人工智能计算能力建设能力相对较弱的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 , 以科学地配置和管理集群的软硬件、提升运行效率 。
而数据中心业务被市场认为极具发展潜力 , 根据英伟达预测 , 到2023年全球数据中心对于人工智能芯片的市场需求将达到500亿美元 。
据悉 , 寒武纪的智能计算集群业务已经逐步实现产业化落地:2019年 , 寒武纪分别与珠海市横琴新区管理委员会商务局、西安沣东仪享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达成了智能集群系统的相关合作 。
同时 , 招股书还披露了寒武纪的知识产权信息 , 数据显示 , 截至2020年2月29日 , 公司已获授权的境内外专利有65项(其中境内专利50项、境外专利15项) , PCT专利申请120项 , 正在申请中的境内外专利共有1,474项 。
而这一切成绩的背后 , 离不开的是强大的研发团队和高额的研发支出 。
创始人陈云霁、陈天石兄弟均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 博士毕业于中科院计算所 。 博士期间 , 陈云霁研究方向就是芯片 , 陈天石则主攻人工智能 。 早在2015年中科院时期 , 陈氏兄弟就主导研发了世界首款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原型芯片 , 这也是寒武纪公司名字的由来 。 此外 , 寒武纪的主要创始团队还有中国首款通用MIPS架构CPU“龙芯”的研发和设计经验 。
如今 , 公司首席技术官梁军也是出身中科大 , 而且曾就职于华为基础业务部和华为海思半导体公司 。 整个研发团队方面 , 截至2019年底 , 寒武纪研发人员共计680人 , 占员工总数的79.25% , 其中 , 70%以上研发人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
研发投入方面 , 据招股书 , 2017年、2018年和2019年 , 寒武纪研发费用分别为2,986.19万元、24,011.18万元和54,304.36万元 , 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80.73%、205.18%和122.32% 。 具体研发投入与营业收入占比虽有递减但仍常年保持超100%的比重 。 据公开数据显示 , 目前科创板已上市且已实现规模化营收并明确披露研发支出的56家企业 , 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均值仅为13.31% 。 研发投入在科创板上市公司位列前茅 。
[与非网]估值仍达500亿,寒武纪科创板IPO将催动中国芯片产业“大爆发”?,三年亏16亿
文章图片
寒武纪研发投入情况
这也是为何营收增速如此之快却面临巨额亏损的缘由 。 有投资人表示:“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前期具有高研发投入、高市场投入的特点 。 从数据来看 , 寒武纪成立仅四年 , 亏损尚在可控范围 。 同时 。 寒武纪的股份激励额度在科创板上市公司中也位列前茅 , 通过股权激励 , 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 这对AI芯片这种重研发人才的行业尤为重要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