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帝君』古今庙会的历史:庙会的由来与早期社祭之间的关系( 二 )
文章图片
简而言之 , 社祭乃是中国庙会产生的主源 。
【『青阳帝君』古今庙会的历史:庙会的由来与早期社祭之间的关系】中国庙会是从古代严肃的宗庙祭祀和社祭及民间的信仰中孕育诞生 。 汉、唐、宋时期 , 加入佛、道教的宗教信仰和娱乐形式 , 尤其经过明清的进一步完善发展 , 突出商贸功能 , 从而成为人们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早期庙会的形态
1、祭神仪式
庙会风俗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 往往需要举行祭神仪式 。 例如“行像”活动 。 “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装上彩车 , 在城乡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 , 所以又称“行城”、“巡城”等 。
文章图片
出行时的队伍中以避邪的狮子为前导 , 宝盖幡幢等随后 , 音乐百戏 , 诸般杂耍 , 热闹非凡 。 唐宋以后庙会的迎神、出巡大都是这一时期行像活动的沿袭和发展 。 并渐次推广到四川、湖广、西夏各地 。 元、明以后 , 行像之风才衰落 , 很少见于记载 。
2、祈子活动
庙会一开 , 八方来拜 , 敬神上香 , 祈愿还家 。 这是围绕“庙”和“会”祭之神而展开的活动 , 是传统庙会的主题 。 其中带有巫术意味的祈子活动 , 最典型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 这是由中国农业社会的性质决定的 。
文章图片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 , 人们的生存环境基本上没有发生改变 , 子孙后代的繁衍成为千百年来的头等大事 。 所以 , 祈子这种远古的巫术形式 , 便会附着于各种集会形式展现出来 。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庙会有河南淮阳的人祖庙会、天津的妈祖(天后宫)庙会、山西平遥的双林寺庙会、北京的妙峰山和白云观庙会等 。
三、现代庙会的主要内容
1、赶庙会
庙会的主体活动大致有三项:一是庙里的和尚、道士做“法事”、“道场” , 即举行祭祀神佛的仪式 , 有的地方还扎成真人般的大小的神像托偶 , 举行游行式的祭典;二是善男信女们进香朝拜、许愿求福;三是借此机会进行的文艺和商贸活动 。 四面八方赶来的信徒加上逛庙会看热闹的人们 , 便构成了庙会人山人海的热闹场面 。 一般都有数以万计的人参加 , 在方圆几百里内远近闻名 。
文章图片
赶庙会大多是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的人成帮结伙地前往 。 乡下的农民也大多放下手中的农活去赶庙会 , 四乡八镇聚集来的人 , 要吃、要住、要买东西、要看热闹 , 就为庙会提供了广阔的商机 。 逢有较大规模的庙会 , 经营各种饮食小吃的、卖鞋帽布匹的、抽签算卦的、卖丸散膏丹的、打把式卖艺的、卖日用杂货的、唱大鼓拉洋片的、卖民间工艺品的等等各类生意人、手艺人、江湖人都从四面八方赶来 , 使庙会成为民间经济文化活动的大舞台 。
2、演戏
演戏三天四夜 , 每过十年为大年 , 有十几个演戏班子同时演戏这叫斗台戏 , 各班子拿出最好“行头”、“剧本” , 各自都想斗几他方者 , 而名声大振 。
文章图片
3、踩高跷
一队队高跷会 , 在腰鼓、小铴锣、大小钗的打击乐中穿街而过 。 一拨儿高跷人数不定 , 一般十几人 。 身量高的踩低跷 , 身量矮的踩高跷 。 表演者是传统戏装打扮 。 由开路棍打头儿 , 随之便出现肖恩、白蛇、唐僧、丑婆、姜子牙等艺术形象 。 由于诙谐有趣、粗犷喜人、声情并茂、时有乐哏 , 一向为人们所喜爱 。
文章图片
沿途的大商号在门前设八仙桌 , 摆上茶水、点心 , 放鞭炮道辛苦 , 表示慰劳 。 高跷队在此稍做逗留 , 或表演答谢 。 高跷的队列在街头行进中 , 一般采用一字长蛇阵的单列 , 在繁华拥挤地段采用双人并列队形 。 步子变换为走八字 。 在表演时有小旋风、花膀子、鹞子翻身、大劈叉等难险动作 。
推荐阅读
- 「通古今」让出燕云十六州的儿皇帝真的那么令人不齿吗?
- 「古今中外谈历史TB」贪污根本没有消除,还更为严重,一次的微服私访让朱元璋见识到
- 拨开迷雾见真相@影视剧根本演不出皮毛!不信你来看看溥仪,皇帝君临天下的气势
- 『古今通史』又为何不让胤禩继任太子?,弘历助力雍正登基?其实康熙最爱弘旺
- #古今时光#无意间留下3颗“定时炸弹”,5年后让武则天身败名裂,狄仁杰死前
- 「折颜」枕上书:凤九前世身份曝光,帝君不敢相信,原来是几十万前的她?
- 「凤眼看古今」叶剑英当革命县官二三事
- [白浅]白浅的情劫是夜华,凤九的情劫是帝君,而白真的情劫原来是他?
- 古今那些事儿:导致中国后退数百年!细数中国历史上三大罪人,第三个最为可恨!,原创
- 「风月古今」还被选入课本,原来是抄自古人诗句,王安石最有名的咏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