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有哪些拼命到让自己感动的经历

我从来都没拼命干过一件事。
不过我年轻时,喜欢一个曲子时,会反复听很久,一天loop个百八十遍,天天听。走遍大街听,躺着也听。只要有电,一只曲子可以让我闷头从市东头走到市西头。
加上比较敏感吧,后来就听到可以把曲子分解,试着用乐器插件重编起来。
每做完一个曲子,都会自我陶醉感。接下来的一天,当然会不停的loop自己的作品。满足感肯定是有的,会想:哇,我把自己喜欢的作曲人的作品给扒出来了!
扒管弦乐时更容易感动,因为这东西就不是外行玩的。而我,从来不记谱(原理都不知道好吧。。。),直接用电子琴录,一边听一边试弹。站在外行的角度看,也算做的有几分相像。
当然了,再去听原曲时,必定会感到差距。我扒了十几年,也不可能到原曲的完美。这是没正儿八经学过的原因吧。
【你都有哪些拼命到让自己感动的经历】 总体还是很有满足感的。有时翻作,听起来也是一种独特的效果和体验。
还有就是,我知道,英雄主义和悲情主义时代的老港片有很多铁粉。就会有很多像我一样喜欢这些曲子的人,如果他们能听到我的翻作,我想肯定会有共鸣。我会感到非常开心。
-------
顺着感觉就在多说几句。配乐离不开剧情,光曲子只有40分,放进电视剧里才能满分。我喜欢老港片也是喜欢到一部剧反反复复看,最近几年,除了反黑没看过新剧。
以前的电视剧总是在开头说:本故事纯属虚构。可是我看的时候都是当成真实故事看。从来不会觉得情节假,不会想到演技两个字。也不会质疑编剧或者导演。
反而现在拍的不再会打出纯属虚构的字样,还有很多史实局,可是人们在称赞谁谁谁演技的同时,已然看不到一点真实的感觉。
■网友的回复
参加贸仲杯:
我一直不是一个喜欢竞赛、竞技的人,辩论也很少参加,参加贸仲的初衷是保研加分和提升法律英语,同时为国际法的深造学习奠定一些经验和基础。
但是那么多全英文的事实、法律专有名词、法条、解释、文献、案例甩在我的面前,加上我是英文检索经验几乎为零的小白,我真的焦虑又紧张,无数次夜晚害怕自己被刷掉,但是又不得不怀着学一分是一分的心态咬牙坚持做我的本分之事。多少次报复性心理熬夜、多少次中午困不能寐、多少次翘课赶任务、全英文打模辩论、被外国教授torture、闷不做声地接任务做任务,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强。
从最开始那个连阅读英文facts都需要借助有道词典的我,已经能够较为快速的浏览法律案件并且做出digest了。从最开始根本被排除在名单之外,到拥有了证明自己的机会,我用十分的努力去对待这一分的机会,进入了比赛队伍,在队伍中踏实做事,成为了队长的chief assistant,并且成为一个potential oralist陪队长打模,并且最后的努力也得到了老师的认可。
这三个月的煎熬,让我感动于如此拼命的自己,也让我实现了最初参加比赛的所有初衷,虽然我在从北京回来之后病了一场,但是我感谢贸仲杯感谢自己!现在的我在任何一个团队中都可以微笑地说:外国的文献检索摘要就交给我吧。
不过,这已经是过去一年的感动了,现在回忆起来仍然热泪盈眶,但是,最让我感动的应该是今年的努力才对,我将面临着保研的夏令营、预推免、九推等等的考验,将在法考、期末考和保研的夹缝中,奔波于各大城市之间参加保研面试,我将面临着2020年法考,这两件事情,保研和法考,将会决定我的人生今后的路的方向,2020年注定是感动的一年,因为这些向我奔涌而来的考试注定会让我用尽乾坤之力来征服他们,先预祝2020一切成功!加油!共勉!
■网友的回复
高三一年从只能考200多分到能考到五百多分 进了班里前十
■网友的回复
高三时候大连流行素质教育 晚上不留自习 7点放学就和高中最好的朋友去大连理工大学的自习室里自习 每天上到10点然后去篮球场疯打半个小时球然后各自滚回家 买一套相同的理综卷一起做然后互相交换批改讲 畅想过未来 打过大学的赌 一起看大学的女生 一起看片 =-= 那时候瞧不起的大学 结果我们谁都没考上 但至少我们在那里挥洒了最执着的汗水
■网友的回复
放弃一切原本美好的东西,一头扎进深渊,只为证明自己会发光。。。多年以后发现自己多半的青春都在深渊里渡过,而自身的光环却只是暗淡的。。。感动的是那咬牙切齿的过程,心酸的是那还没出来到结尾
■网友的回复
那是大三上学期期末。还有4天就要交成片。片场距离住址坐车需要两个半小时,我们提着很多沉重的器材。辗转挣扎了一星期。好不容易拍完了,只是素材比较凌乱,乍一看没有思路和线索。几乎所有人都对这部作品放弃和无视的时候,我作为小组的导演,从构思到撰写剧本,从场地踩点到实际拍摄,最后是剪辑,全程参与而没有休息。细剪也是由我完成,因为当时别人做不了。因为这次拍摄制作,大家投入了太多,所以我不能放弃。这时已经无关学分。只是责任。连续20多天平均每天只休息4小时左右,生理上的不适和心理上的压力,让自己感觉已经崩溃到极致了。消沉,崩溃的基础继续被压抑,然后接着崩溃,心底默默重复着这一个过程。有多少次冲动过,要不干脆就这样,扔掉行李和那些负担,直接上火车回家。明明已经找不到坚持下去的理由,身体却习惯性地继续手边的活。连续熬了3天夜,直到放映的前20分钟,终于完成剪辑。出乎意料却又情理之中,观众反响不错。分数?早已不重要。一起合作的几个同学,哭得不能自己。问我:”你不想哭吗?“我说:“其实特别想,但就是哭不出来。”从考完最后一门试到进火车站,明明已经轻松了,明明已经可以回家了,可是却仍旧笑不出来。行李箱很沉。进站有段很长很高的阶梯,必须提着行李箱上行。咬着牙,半拖半提爬完了这段阶梯。一晚上,迷迷糊糊,在硬座上摇摇晃晃。睡得不踏实。但是总感觉,把这些间断的不舒服用鼠标cut掉,我的觉就完整了。一晚上都在梦见自己剪辑这段睡觉的时间。早上,到站了。拎着行李踏上家乡车站的高站台,冷风迎面而来。浑身一颤。拖着行李箱,准备走地下通道出站。这段阶梯没有斜坡,箱子不能拖行只能提着走。行李箱还是那么沉重。使劲力气提起来,脚步迈向阶梯的一瞬间,突然,泪流满面,不能自止。爸爸给我打电话,听出我的哭腔,吓了一跳。我说:没事。明明没什么可哭的。不知为何怎么都止不住。一路很狼狈地走完了出站这段路。那么多隐忍与努力,艰难与拼搏,不过就是为了一件事——回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