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交焦虑咋办希望自己自生自灭

正像你所说的,我们习惯了戴着面具,习惯了伪装自己的心理,习惯了违背自己的心理,所以会觉得痛苦,觉得懊恼。你自己也分析了原因,正是缺乏勇气去say no。其实即使你拒绝了你的朋友,拒绝了你的父母提出的一些要求,并一定会出现可怕的事情。你可以尝试着遵从自己的内心去拒绝你不愿意做的事情,但是在拒绝的时候可以比较婉转一些,例如好朋友生日你不想去,可以说“生日礼物我早就帮你准备好了,是我特意提前挑选的,但是我今天作业真多特别多,需要完成,所以就不去参加生日会了。”这样既表达了自己的重视,也说出了自己的处境。另外好朋友的关系并不是靠一直say yes而维持到永远的,除了学会跟别人相处,更需要尊重自己内心的想法。祝一切顺利。
■网友的回复
01、人际交往与关系
人与人在一起是为了满足彼此的需要,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需求。比如朋友之间在一起,是为了相互陪伴、玩耍,一起开心快乐,没有竞争关系和利益冲突。朋友之间也可以协同合作,相辅相成,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去面对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朋友是平等的,没有谁高谁低、谁是谁非、谁对谁错的问题。
如果人和人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和利益冲突,就很容易站在对立面上,存在谁好谁坏、谁是谁非、谁对谁错、谁得谁失的问题,便难以建立友谊,或表面上亲密、和善,背地里互相拆台。
在有竞争或者利益冲突的关系里,想要获得对方的接受、认可和喜爱,几乎是不可能的,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过高要求。在这样的关系里,担心对方会不接受、讨厌自己,是没有必要的。
02、社交恐惧的症状
【对社交焦虑咋办希望自己自生自灭】 见了人紧张、不自然,面部表情僵硬,身体紧张,手足无措,大脑空白,不知道说什么,还会出现脸红、结巴的现象。担心他人看出自己的紧张、不自然,从而回避他人和社交场合。
对于自我感到自卑,感觉自己有很多的缺点、很失败;对于他人不信任,感觉他人是不友好的,是带着恶意的,而且会伤害自己。时常有被洞悉感,担心他人看到自己的缺点,从而否定、拒绝、贬低、嘲笑和攻击自己,担心他人欺骗和伤害自己。
喜欢独处,不喜欢与人在一起,希望可以隐居,自己做喜欢的事情,不愿意与他人合作,感觉自己不舒服,会吃亏。
03、社交恐惧的成因
和从小父母的养育方式与家庭教育有关,当事人感受到了来自父母的忽视、否定、拒绝、贬低和责骂,开始认为自己是不好的、不被人喜欢的,感到自卑和没有安全感,不相信他人。
慢慢的长大后,希望获得关注和喜爱,特别努力的证明自己,想把很多事情做的出色,但始终会感觉自己是不好的、不被喜爱的,特别是如果父母还总是拿自己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在和同龄人相处的时候,始终会感觉自己是低人一等的,内心感到自卑,担心会被大家拒绝和嘲笑,所以没有交朋友。
因为长期回避人际交往,对人情世故、社会规则缺少认识,所以处理不好和其他人的关系,特别是和上级领导的关系。
回避和异性交往,容易害羞,所以很难交到男/女朋友。
综上所述,社交恐惧症状背后的情绪感受是焦虑和恐惧,很多症状也是焦虑、恐惧症状,也是各种各样的担心、害怕的想法,以及自卑和缺乏安全感,还有对于他人的怀疑和不信任。
04、期望和过度担心
期望被人喜欢,害怕被人讨厌,这本是人之常情,然而对于社交焦虑、恐惧者而言,是期望被每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喜欢自己,担心被任何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讨厌自己,这是过高的期望和过度的担心。我们无法让每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喜欢自己,也无法让每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讨厌自己,总会有一些人因为立场问题、利益冲突或者带有偏见的不喜欢、讨厌我们。
比如说,有个人总是占自己的便宜,而自己为了让他喜欢自己、不讨厌自己,一直委屈、压抑着自己,满足对方的要求,最终自己忍无可忍的爆发,导致关系迅速破裂,所有的付出功亏一篑,伤害了对方的同时还让对方感觉自己自私、无法相处,或者为了回避委屈、压抑的痛苦感受,拒绝再与人建立关系。
所以只要能有少部分的人喜欢自己,大部分的人不讨厌自己就可以。允许大部分的人不喜欢自己,少部分人讨厌自己。
05、片面的自我概念
过去的生活经验,让当事人认为自己是不好的,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不足和问题,没能力、没价值、不可爱,懒惰、丑陋、自私,甚至是一无是处、非常失败,他人都是带着恶意的,都会来挑剔自己,否定、贬低、嘲笑、拒绝、讨厌和伤害自己。
比如说有一个人,认为自己很不好、一无是处,认为他人都会讨厌、看不起自己,所以每次人际交往都会感到焦虑、恐惧,并且仿佛看待别人正在嘲笑自己,感到很痛苦,从而逃避。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不足和问题,也都会有其优点和长处,或者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不像自己想的那么糟糕,也没有必要像自己期望的那样优秀。有的人是对他人是充满戒备和敌意,但大部分的人都是期望能够与人为善的,所以会有很多人能够理解和接纳自己的缺点、不足和问题。而且天使与魔鬼是一个人的两面,再邪恶的人也有善良的一面,再善良的人也有犯错的时候,很多情况下,是非善恶对错并不能分的那么清楚。
06、内化的自我标准
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对自己的要求、期望和挑剔、指责,会逐渐的内化为对自己的要求、期望和挑剔、指责,对自己严要求、勤苛责,进而又会外化为对他人的要求、期许和挑剔、指责。这样的话,自己痛苦,也让他人痛苦,可谓是损人不利己。
培养包容之心,允许一切如其所是,对不喜欢的选择理解和尊重,在追求优点、长处和完美的同时允许缺点、短处和不足的存在,因为凡事都是相对的,有善就有恶、有美就有丑、有对就有错,对善、美、对的追求,也会让恶、丑、错突显出来。而人本就是一个矛盾共同体,允许矛盾的存在,带着矛盾生活。
07、心理康复的思路
提升自信心,建立安全感,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价值,学会保护自己和自我满足,敢于相信他人,与他人交互。
自信心是基础,有了自信才会有安全感,才会敢于尝试,突破自我设限,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被他人所需要,提高自己的价值,才会敢于相信他人,愿意与他人一起玩耍、合作,而又具有足够的能力保护好自己不被他人伤害。
08、自信心和安全感
自卑与自信,是内在信念,是对自我的认识,比如,认为自己是无能的或有能力的,是没价值的或有价值的。不同的自我观念,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情绪感受和行为做法。比如消极或积极的解释过去和当下的事情,悲观或乐观的预测未来;感到焦虑、恐惧或轻松、愉悦;回避、退缩、抗拒或面对、解决、接纳。没有或有安全感,如果消极、悲观、焦虑、恐惧、回避、退缩、抗拒的,就会没有安全感;如果是积极、乐观、轻松、愉悦、面对、解决、接纳的,就会有安全感。
首先是调整自我信念,看到和相信自己的能力与价值,积极的看待过去和现在,乐观的预测未来;遇到问题的时候面对和解决,接纳无法解决的问题,用实际行动建立新的生活经验。而且能力和价值是可持续发展的,比如通过学习、实践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越来越为他人所认可、需要,提高自我价值。
09、接纳他人的看法
社交焦虑、恐惧者,往往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有很大一部分的焦虑和恐惧,是来自担心别人看出自己的缺点,从而看不起自己。而他人也并非全部都是善意的,肯定会有人盯着自己的缺点看,并且歧视、欺骗和伤害自己。特别是有些有能力对当事人施加负面干预和影响的人,比如父母、亲戚、老师、上级、优秀的人,这也是当事人过去的心理阴影和生活经验,所以才会掩饰、伪装和压抑自己,才会回避人群。而社交恐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过分的在意自己的表现和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我们要勇敢的接纳和允许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敢于做真实的自己。一个真实、诚恳的人,远比一个惯于掩饰、伪装的虚伪的人,更容易取得他人的信任和喜爱。至于那些需要我们用掩饰、伪装和压抑自己去讨好和奉迎的人,我们大可以敬而远之。
10、应用于实际生活
社交恐惧是在人际关系里产生的问题,也需要通过人际关系去完成改变。把自己封闭起来苦思冥想,是不利于康复的。
在调整了自我观念之后,可以用思想预演的方法,闭上眼睛想象具体的社交情境,观察自己的思想内容、情绪感受、态度和行为做法,并且尝试用新的自我观念看待和解释问题,用语言暗示和画面想象唤起轻松、愉快的情绪感受,用面对、解决和接纳的态度、行为做法与人交往,以此积累经验、建立自信心。
然后把已经预演好的思想观念、情绪感受、态度和行为做法,落实在实际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里,通过实践真正的改变自己。
11、心智成熟的过程
改变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灵成长、心智成熟的过程,社交恐惧不只是症状,也包括心智的不成熟。缺少生活阅历和人际交往经验,缺乏生存能力和社会价值。所以社交恐惧的康复,其实就是一个积累生活和人际交往经验、提高能力和价值的过程。
本文摘自于飞专著《社交恐惧症的心理治疗和案例解析》。
■网友的回复
回家治疗啊
■网友的回复
去医院了解一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