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谁来为儿童月充值数万元担责?,上网课偷玩网游
有儿童用家长手机上网课 , 反偷玩网游并大额充值
近一段时期 , 不少“熊孩子”在家用手机上网课的同时偷偷玩网游并进行大额充值 , 有孩子仅在今年2月玩网游就花了3万元左右 。 “熊孩子”大额充值网游现象频发 , 到底是网游公司的责任还是家长的责任?充值的钱能否要回?
“12岁孩子偷用妈妈手机玩游戏 , 在3月17日至21日期间共充值13272元 。 我们大人毫不知情 , 现要求退回相关费用 , 但至今没有解决 。 ”3月22日 , 消费者龚先生在聚投诉平台投诉称 。
宫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 。 《工人日报》采访人员近日采访发现 , 近一段时期 , 不少“熊孩子”在家用手机上网课的同时偷偷玩网游并进行大额充值 , 有孩子仅在今年2月玩网游就花了3万元左右 。
“熊孩子”大额充值网游现象频发 , 到底是网游公司的责任还是家长的责任?充值的钱能否要回?如何避免孩子进行大额充值?《工人日报》采访人员进行了调查 。
以给孩子“讲故事”为噱头
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的消费警示显示 , 一位江苏消费者表示 , 其9岁的孩子从2019年开始玩网络游戏 , 截至2020年2月 , 先后已经在同一款游戏上花了11万余元 , 仅今年2月就花了3万元左右 。
广东省消委会相关负责人也对采访人员表示 , 近期多名家长向广东省消委会投诉某网络游戏公司 , 称家中未成年人用大人手机玩手机游戏 , 未经其同意充值数千多元乃至上万元游戏费用 。
此外 , 还有消费者反映 , 一些网络游戏以给未满8周岁的孩子“讲故事”“开发智力”为噱头 , 在没有任何收费提示的情况下 , 以免费试玩的形式提供游戏娱乐 , 不知情的孩子在免费试玩几关之后 , 游戏突然提示付费才可继续通关 。 孩子在无家长监管的情况下 , 往往毫无意识就直接点击付款 , 待家长察觉后 , 已经造成了经济损失 , 有的数额还十分巨大 。
实名制认证方面需完善
在孩子进行大额充值之后 , 一些家长认为 , 网络游戏公司在实名制认证、付费等环节没有严格落实国家有关规定 , 应承担相关责任 。
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2019年11月发布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 , “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均须使用有效身份信息方可进行游戏账号注册 。 ”但不少消费者反映 , 一些网络游戏直接默认使用手机号码就可以登录;一些游戏在关闭弹出的“实名制”提示框后 , 仍可以继续使用 。
此外 , 《通知》规定 , 网络游戏企业须采取有效措施 , 限制未成年人使用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 。 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为未满8周岁的用户提供游戏付费服务 。 同一网络游戏企业所提供的游戏付费服务 , 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 , 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 , 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16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用户 , 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100元 , 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400元 。
有不少消费者指出 , 由于网络游戏公司未落实实名制认证 , 又未在收费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付费行为 , 这才导致未成年人大额充值的纠纷频繁发生 。
不过 , 也有专家表示 , 家长对未成年人疏于监管 , 未妥善管理移动支付账户和密码 , 对导致消费纠纷和孩子沉迷游戏负有一定责任 。
举证难如何破解
那么 , 在孩子大额充值之后 , 家长能否把钱要回来?广东省消委会相关负责人对采访人员表示:“在孩子进行大额充值之后 , 有家长尝试与网游公司沟通退款 , 但对方明确表示不予退还 。 接诉后 , 广东省消委会立即联系双方展开调查调解 , 但因家长无法有效举证该充值行为是未成年人操作 , 缺乏维权证据 , 最终只能调解无效结案 。 ”
对此 ,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 , 按照一般民事证据规则 , 都是谁主张 , 谁举证 。 但一般情况下 , 孩子是瞒着家长做出的充值行为 , 如果没有监控 , 仅凭空口白牙 , 确实非常难以证明 。 但在实名制要求下 , 若游戏登记的主体系未成年人 , 那就应该推定 , 游戏充值行为系孩子所为 , 除非游戏公司能够拿出相反的证据证明;反之 , 若游戏实名主体为成年人 , 就可以推定充值行为系成年人所为 , 除非家长能拿出来孩子盗用自己账号的证据 。
推荐阅读
- 『工人日报』ETC“一次行程、一次扣费”,能否在全国推行?
- 快讯@QQ安全中心:已封停进行"儿童送养"违法犯罪活动群组
- 【中新经纬】单次充值最多达100万!这些手游、直播平台充值存隐患
- 『中新经纬』单次充值最多达100万!这些手游、直播平台充值存隐患
- #鲤行者#从“留守儿童”到京东帝国,刘强东靠什么走到今天
- 【工人日报】5G新短信来了,如何避免垃圾短信玩出新花样?
- 『工人日报』商家把防疫当作拒收现金的理由?这种行为涉嫌违法
- 工人日报@餐饮企业自救靠涨价行不行?,客流量减少提高客单价
- 【工人日报】“云消费”期待监管,线上交易藏陷阱纠纷不断
- 工人日报:消费者:你可以涨我可以不来,部分知名餐饮企业涨价